欢迎浏览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官方网站
登录 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政务舆情链
分类

舆情周报

2023年第35周政策舆情周报(20230828)
编辑:小编 时间:2023-08-28 浏览: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2023年第35

政策舆情汇编

2023年8月28日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第104

 

1、国务院:涉及交通物流!国务院修改道路运输条例、国际海运条例等7部行政法规

据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进一步取消和调整不合理罚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并落实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按照国务院部署,司法部会同相关部门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对14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8/22/614586.shtml

2、交通运输部:重点物流通道枢纽运行基本稳定 应急运力储备充足

交通运输部24日召开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在会上透露,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重点物流通道枢纽运行基本稳定,能源物资运输通道安全畅通,应急运力储备充足,满足重点物资运输需求。

http://www.cinic.org.cn/hy/wl/1466063.html

3、交通运输部:修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要求,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修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2023年第8号,以下简称《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8/23/614655.shtml

4、海关总署: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8月24日,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回答记者提问。

该负责人表示,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于8月24日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国海关高度关注日方此举对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带来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海关总署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在严格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从日本进口食品采取了强化监管措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089470698880813&wfr=spider&for=pc

5、人民日报:让田间冷库“链”通致富路

为加快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近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云南省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量达到800万立方米以上,建成40个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果蔬、鲜切花、食用菌等农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30%、70%、70%左右,产地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明显提升。

https://www.cnr.cn/sazg/sazn/hnsw/20230821/t20230821_526387295.shtml

6、中国新闻网:多部门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信息加快开放共享,多式联运单证服务功能深化拓展,多式联运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的“一单制”服务模式和集装箱运输“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的“一箱制”服务模式加快推广,进一步推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升级,更好服务支撑实现“物畅其流”。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8/24/614723.shtml

7、经济日报: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

今年以来,各地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内外贸一体化既符合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阶段和企业发展现实需求,又有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堵点。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一是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需求强烈,具有竞争力的内贸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市场寻求发展的意愿同样强烈。二是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人民群众对高端、高品质和高层次产品与服务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亟须推进内外贸商品同线同标同质,以高水平外部循环带动高质量国内循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高质量供给。内外贸一体化意味着企业不再单纯依靠出口或内销,而是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主动选择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必经之路。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6799463856913780020&item_id=6799463856913780020

8、经济日报:加快释放绿色低碳技术红利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三周年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的12个重点方向,布局了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减污降碳协同、示范效应明显的示范项目,对于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7577127732549763447&item_id=17577127732549763447

9、经济参考报:我国外贸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需求增长显著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等多重挑战,前7个月我国外贸迎难而上,同比增长0.4%,规模达到23.55万亿元,经受住了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压力和冲击,展现出了超大规模市场应有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8/22/614529.shtml

10、中国经济新闻网:玉湖冷链武汉项目最大单体顺利封顶

8月19日上午,随着封顶混凝土浇筑,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8号冷库喜封金顶。该冷库系整个项目园区8座冷库中单体最大的一座,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自开年以来,玉湖冷链武汉项目按照施工主项计划推进建设,每天有1200余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忙碌。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高耸的塔吊巨臂挥舞。工人们熟练有序地进行着钢筋绑扎、焊接等作业,呈现一派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根据施工计划,该项目预计2024年内建成投产。

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项目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占地312亩,建筑面积约27.5万平方米,冷库库容约21.4万吨。武汉项目是玉湖冷链华中区布局的首站,拟建设国际冷链食品现货交易中心、现代冷链仓储物流服务中心、高品质办公及生活配套服务区,同时配套以金融服务平台和食品安全检测追溯平台,规划打造全球冷链产品一级市场。

https://www.cet.com.cn/wzsy/cyzx/3431687.shtml

11、澎湃新闻:盐田再添智慧冷链新样本!助推湾区高质量发展

8月18日,盐田区海洋经济产业(保税冷链)发展推介会暨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招商活动在盐田综合保税区顺利举行,重点企业代表通过区块链数字签名技术进行入驻签约,标志着深圳首个高标冷链保税仓储设施——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正式投入运营。盐田区副区长李强强、万纬物流董事长张旭、盐综保中心副主任黄劲绮、有信达集团总裁陈小斌与泰森、天驰等80多家知名企业、协会代表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盐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万纬物流&有信达集团联合主办,深圳市生鲜冷链与城市物流协会、深圳市盐田区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协办,聚焦冷链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309527

12、中国水运网:天津港“冷链货物非接触式智能搬运系统关键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从天津港集团了解到,天津港股份公司与国际物流公司联合开展“冷链货物非接触式智能搬运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项目中多项技术为国内外同行业首创,对促进口岸进口冷链物流基地货物搬运自动化、智能化具有引领意义。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天津港国际物流冷链基地。基地内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自动化拆装箱、消杀、码垛机器人堆拆码、叉车远程操控系统等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拆装箱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系统作业整体效率提升50%。

http://www.zgsyb.com/news.html?aid=661879

13、极目新闻:冲出“正负零”!打造皖北区域最大冷链物流园

近期,随着最后一泵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国一冶交通公司承建的蒙城县城市骨干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人才公寓1-4#楼顺利冲出“正负零”,正式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是安徽省第八批重点政府工程,位于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80亩,总投资约7.5亿元,施工内容涵盖土建及景观道排、设备安装等。项目功能定位为皖北区域最大的冷链物流骨干综合枢纽,建设多温冷库、中央厨房、仓储交易中心、商业、公寓、酒店和市政公用配套项目等。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高皖北区域冷冻食品、农产品和蔬菜水果存储物流效率,转变当地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就业,刺激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http://www.ce.cn/macro/more/202308/27/t20230827_38688615.shtml

14、【江苏】如皋冷链“热起来” 跑好“接力赛”

虽已立秋,暑热未消。在一片火热中,江苏如皋悄然掀起冷链物流发展新“热潮”。冷链物流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的全过程,正成为破解产地“最初一公里”和产品“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一把钥匙,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https://js.cnr.cn/kjjr/20230824/t20230824_526393943.shtml

15、【苏州】打造国际食材加工中心 太仓港区夸特纳斯冷链物流项目预计年底竣工

近期,夸特纳斯冷链物流项目全力加快外立面施工,预计下个月完成项目主体结构,12月底将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将引进欧洲先进冷链设备和技术,打造冷链存储分拣中心、国际食材加工中心,年销售约50亿元,为太仓港区壮大物贸经济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项目招引建设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头版头条”,太仓港区招商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依托苏州全球特色商品展销中心一期,加快引进品牌入驻,做大做强特色商品进口业务。利用港口航运优势和综保区功能优势,聚焦“三个百亿”,紧盯港航服务业,加速提升港区物贸产业发展环境,加速“港口流量”变“经济增量”,实现年物贸总额增长25%以上。

http://www.subaonet.com/2023/szyw/0827/773700.shtml

 

1、涉及交通物流!国务院修改道路运输条例、国际海运条例等7部行政法规

新华社   时间:2023-08-22

据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进一步取消和调整不合理罚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并落实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按照国务院部署,司法部会同相关部门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对14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

修改道路运输条例、国际海运条例等7部行政法规,取消对道路运输经营者不按照规定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等行为的罚款,下调对违反条例拒绝调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调查等行为的罚款数额或罚款起罚数额等,更好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修改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发票管理办法等4部行政法规,取消设立、调整海洋观测站(点)等行政审批事项,稳步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等,以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修改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与民法典、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好衔接。修改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与修订后的烟草专卖法做好衔接。根据妇幼保健服务资源整合优化情况和相关行政法规废止情况,修改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同时,废止《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该办法规定的主要内容已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等原则被相关法律法规替代,且部分内容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

2、交通运输部:重点物流通道枢纽运行基本稳定 应急运力储备充足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8-26

交通运输部24日召开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在会上透露,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重点物流通道枢纽运行基本稳定,能源物资运输通道安全畅通,应急运力储备充足,满足重点物资运输需求。

会上有记者问:这段时间以来,京津冀、东北地区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道路桥梁多有损毁,交通运输部怎样支持防汛救灾工作?目前重点地区的交通恢复情况如何?

周荣峰表示,交通运输部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涉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启动应急响应。8月1日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成立部防汛救灾应急指挥部,李小鹏部长担任总指挥,连续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和调度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支持北京等地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二是及时抢通保通。指导协助京津冀和东北地区全力抢修抢通恢复3000余处公路阻断点位。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北京8月3日实现109国道、108国道全线抢通,8月8日实现28条565公里干线公路全部打通。公路生命线的快速抢通恢复,有力支持了防汛抗洪救灾大局。

三是安排补助资金。8月2日商财政部紧急支持北京、河北公路应急抢通补助资金各1500万元。本周初,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又联合下达了1.35亿元资金用于应急抢通。今年已累计安排2.37亿元支持15个省份开展公路防汛应急抢通。

四是成立工作专班。加强调度和统筹协调,深入开展汛期安全大检查和驻点督导,全力做好汛期交通运输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

五是强化保通保畅。依托物流保通保畅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机制,指导调用1.83万辆次应急运力从事应急物资运输、受灾人员转运和基础设施抢修,指导做好汛期迎峰度夏能源运输保障。

目前,交通运输行业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重点物流通道枢纽运行基本稳定,能源物资运输通道安全畅通,应急运力储备充足,满足重点物资运输需求。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抗洪救灾、保通保畅保供工作,同时坚持远近结合、统筹推进,指导行业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3、交通运输部修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官微  时间:2023-08-23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要求,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关于修改〈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2023年第8号,以下简称《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什么要修订?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出台,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规定,同时进一步压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完善政府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责任制度,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等。为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需要对《规定》作相应修改。

修订主要内容

01 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明确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港口经营人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投入保障、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等方面义务。

二是要求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加强危险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设施、设备或者篡改、隐瞒、销毁相关数据信息。

02 强化管理部门安全监管要求

一是将危险货物港口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监督核查,由应急管理部门调整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

二是补充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要求,避免和减少重大事故发生。

三是增加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对相关举报的调查核实和违法行为的督促整改义务。

四是建立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03 加强从业人员权益保障

一是要求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应当按照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障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后及时得到赔偿。

二是要求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工作中的危险因素、防范和应急措施,并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关注身心健康等。

04 补充完善危险货物范围

现行《规定》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公约)中列明的散装油类纳入危险货物范围。近年来,实践中出现了新型散装油类物质,但由于公约缺乏增补机制,散装油类目录一直未作更新。国际海事组织2021年发布文件,强制要求各缔约国将该新型散装油类物质按照公约管理。据此,对《规定》中的危险货物范围予以补充完善。

此外,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对法律责任、机构名称予以相应调整,与上位法和改革要求保持一致。

4、海关总署: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央视新闻  时间:2023-08-24

8月24日,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回答记者提问。

该负责人表示,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于8月24日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中国海关高度关注日方此举对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带来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海关总署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在严格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从日本进口食品采取了强化监管措施。

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相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对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采取紧急措施,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海关总署将持续关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情况,视情动态调整有关监管措施,防范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民健康、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

5、让田间冷库“链”通致富路

人民日报  时间:2023-08-21

为加快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近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云南省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量达到800万立方米以上,建成40个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果蔬、鲜切花、食用菌等农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30%、70%、70%左右,产地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明显提升。

建立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有多重要?举一个例子,过去我们很多产地的农产品没有家门口的“冰箱”,想要卖出好价钱,只能靠物流通道快速运出产地。但外运有一个问题就是路况不稳定,新鲜度一路降低就容易导致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想要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最好的办法是将农产品留在产地,将之精深加工后再流入市场,这就需要有田间冷库作为支撑。

笔者曾到访过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一些乡镇,农户种的板栗因为没有冷库,只能运到外地去存储,相应的分拣、加工也就安排在了外地,导致本地一些农业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而别的地方因为建起了冷库,不仅农产品的保鲜期延长了,还能在本地开展分拣、漂洗等加工流程,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上下游的农业产业链也得到了延伸。

如今,政府大力支持农产品产地建设仓储保鲜库,无疑是把好事真真切切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但是,要让田间冷库真正“链”通乡村致富路,还需要做好一些配套工作。一是管护要规范。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立项之前,项目由谁投资、谁建设、谁管护,主体一定要明确;建成之后要对项目运行开展常态化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二是用电要有保障。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投产之后,要保证其正常的运转,用电损耗量大是必然的,相关部门应探讨并推出相应的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政策,以降低产地冷库的使用成本。最后,在风险规避方面,相关金融机构可以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为冷藏保鲜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以及价格波动等提供风险保障,以推动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6、多部门: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8-24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信息加快开放共享,多式联运单证服务功能深化拓展,多式联运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的“一单制”服务模式和集装箱运输“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的“一箱制”服务模式加快推广,进一步推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升级,更好服务支撑实现“物畅其流”。主要任务如下:

(一)推进国内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

1.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数据开放。加快推动铁路、道路、水路等企业,通过股权合作、数据交易、资源置换等市场化机制,开放多式联运数据。推进信息数据标准化,运用数据接口服务、应用程序接口、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包、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开放业务系统数据接口。铁路开放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多式联运发到站信息、装卸车信息、到达预报信息、到达确报信息等;道路开放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起讫地点、货物信息、运力信息、车辆轨迹、运输时间等;水路开放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港口装卸、货物堆存、船舶进出港、货物单证信息等。

2.支持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发展。支持铁路、道路、水路以及第三方物流等骨干企业,向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商转型。鼓励企业加快推进不同运输方式信息数据集成整合,通过登录一个业务系统、填报一次运单数据,完成相关多式联运业务办理,实现客户一站式下单、业务集成化处理、单证信息自动流转、货物信息全程追溯。

3.推广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电子运单。引导国内公铁联运率先使用标准化运单,逐步推广到国内铁水联运,做好与空运、海运运单的衔接,推动实现陆海空多式联运运单的统一。推广应用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等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基于标准化多式联运运单的业务流程改造,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和范围,构建连接生产流通、串联物流贸易的供应链服务平台。

(二)推进国际多式联运单证应用创新

1.加快国际多式联运提单推广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国际多式联运提单,提升一体化物流服务效能。推动承运企业依托电子锁、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加强对货物状态的全程监控,切实提升货物运输在途安全监管能力。鼓励多式联运经营人签发海铁联运全程运输提单,引导多式联运经营人自启运地接收货物后即签发提单,推动国际海运服务功能向内陆延伸。

2.推动国际多式联运电子提单发展。规范国际多式联运电子提单签发、背书、转让、放货等操作流程,明确提单流转中的责任认定规范等。引导企业完善电子提单信息录入、提单监测、提单交易、提单注销等功能,促进贸易、物流、金融等信息融合。探索扩大区块链技术应用,提高“一单制”数字化效率和安全可信水平。

(三)拓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功能

1.探索赋予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凭证功能。依托国际铁路联运运单、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多式联运提单等,参照海运提单模式,探索推进以铁路为主的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化,为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提供支持。支持铁路企业、货运代理企业、外贸企业、仓储物流企业、银行保险机构等相关市场主体依法订立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建立信息验证、全程控货、风险控制的责任机制,在落实控货功能基础上,探索多式联运单证作为提货凭证的唯一性和可流转性。稳步扩大国际多式联运单证在“一带一路”运输贸易中的应用范围。

2.探索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保险服务。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地区,要支持银行参照海运提单下金融服务模式,将风险可控的铁路运输单证作为结算和融资可接受的单证,为外贸企业提供国际结算、信用证开立、进出口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服务。有条件的省市可按照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有关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开展基于多式联运单证的金融服务。鼓励优化多式联运“一单制”保险服务,推动有条件的保险机构推出相关多式联运保险,保障提单签发主体的权益,实现“一次保险、全程责任”。

3.优化多式联运“一单制”通关监管。在国家政务数据共享机制下加强交通运输、商务、海关等部门数据共享,依法依规为企业提供数据开放服务。对在海关注册登记或备案的高级认证多式联运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实施便利化措施,优化多式联运进出境货物监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等方面合作。

(四)健全多式联运“一箱制”服务体系

1.完善“中途不换箱”合作机制。推动铁路场站设立海运箱还箱点,提供内陆箱管服务,促进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加快铁路境外还箱点和回程运输组织体系建设,推动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铁路箱下水运输。试点推动建立35吨宽体箱为载体的内贸铁水联运体系。鼓励铁路与船公司建立箱使协作机制,推动集装箱循环共用、联合调拨。加快培育集装箱、半挂车、托盘等专业化租赁市场。

2.优化“全程不开箱”流程管理。健全完善集装箱相关多式联运货物积载等标准,加快集装箱站场智能化建设改造,优化集装箱交接环节掏箱检查等作业流程。推进射频识别、二维码、卫星定位等集装箱全程在线跟踪技术应用,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集装箱运输数据平台,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全程智能化跟踪管理。

3.提升“一箱到底”服务能力。结合货源地、主要物流通道分布,加快完善全国集装箱场站布局,健全集装箱中转转运网络。完善提箱、还箱、验箱、洗箱、修箱等服务规则,延伸一体化服务链条,提升集装箱场站运营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箱到底”用箱服务。

(五)大力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

1.鼓励骨干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研究多式联运经营人标准,明确多式联运提单签发主体的条件。鼓励和支持具有跨运输方式货运组织能力并具备承担全程责任的企业发展“一单制”“一箱制”,支持企业签发多式联运提单。推进铁路、水路、航空和大型道路运输企业等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探索依托网络货运平台开展多式联运业务,提高全程组织和服务能力。

2.引导多式联运相关企业加强协同协作。鼓励推动多式联运经营人,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企业以及货运代理和金融机构等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各方互认互信的多式联运业务组织流程、运输安全管理等制度标准。鼓励建立区块链提单的技术支撑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强多式联运企业间信息互通、业务协同、资源共享。

(六)完善多式联运标准规则

1.健全多式联运“一单制”标准。健全多式联运单证格式、服务要求、业务流程、数据交换等方面技术标准,加快修订多式联运运单、电子运单等标准,推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式联运单证标准研究,统筹做好与国际标准的对接,逐步完善多式联运“一单制”标准体系。

2.推进多式联运服务规则衔接。推动建立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规则协调和互认机制,研究制定不同运输方式货类品名、危险货物划分等衔接互认目录清单,建立完善操作规范、支付结算、赔偿责任、赔偿限额等规则体系。推进铁路运输、道路运输和海运的装载要求、操作流程、安全管理等服务规则衔接。

7、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

经济日报  时间:2023-08-23

今年以来,各地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内外贸一体化既符合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阶段和企业发展现实需求,又有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堵点。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一是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需求强烈,具有竞争力的内贸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市场寻求发展的意愿同样强烈。二是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人民群众对高端、高品质和高层次产品与服务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亟须推进内外贸商品同线同标同质,以高水平外部循环带动高质量国内循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高质量供给。内外贸一体化意味着企业不再单纯依靠出口或内销,而是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主动选择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必经之路。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内外贸企业经营指向相对分割,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仍面临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多重考验。

一是监管政策有所不同。一些国家对双边贸易采取不合理壁垒或限制,对我国内贸企业出海经营造成冲击,企业如果不符合当地监管要求,将很难进入市场。此外,内外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监管差异,让一些企业感到了经营转换的困难。外贸企业转内销的产品容易被国内竞争者仿制,丧失原有竞争优势和研发积极性;部分内贸企业存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解误区,容易在商标、品牌等方面产生侵权。

二是标准规则体系存在差异。在立法方面,外贸领域较为全面、系统,内贸领域则相对滞后,一些重点领域法律缺失、与国外衔接不足、规则“碎片化”。在执行方面,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同一行业的不同产品的相关要求也不尽相同。

三是企业内外贸融合不够顺畅。外贸通常采用“见单即付”模式,回款快、周期短,资金流转压力较小;内贸通常采用“先货后款”模式,回款慢、周期长,容易产生呆坏账、增加企业资金成本。内贸一般订单小且分散,大多拥有自主营销渠道;外贸更多从事大额订单、定制生产等经营业务,营销渠道由经销商包办。内贸多通过公路和航空运输,物流成本较高;外贸以海运和航运为主,物流成本相对较低。

新形势下,要把握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迈过“监管关”“标准关”“融合关”,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下好内外贸一体化“先手棋”。

要统筹完善政府内外贸一体化监管政策。形成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打通“双循环”中的制度、观念和利益藩篱,加快建设统一的全国大市场,为内外贸一体化构建统一的市场基础。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加大对假冒仿冒产品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保护企业创新和产品内销的积极性。

要推进国内外标准规则体系一体化。及时清理滞后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性文件,推动健全有利于内外贸一体化的规则体系,鼓励经营主体在内外贸活动之间切换的主动性、适应性和灵活性。针对我国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领域,在逐步提升国内生产水平、产品标准的基础上,争取实现与国际标准互认。推动我国优势领域的标准和资质认证“走出去”,以标准助推中国品牌崛起,提升中国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度。

还要提升经营主体内外贸一体化水平。引导国内货款支付方式向预付款模式转变,减少内外贸在结算方式、交易规则等方面的差异,破除外贸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资金结算障碍。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支持内贸企业走国际化经营道路,提升拓展海外业务的积极性。推动物流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打造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降低国内物流成本。

8、加快释放绿色低碳技术红利

经济日报  时间:2023-08-25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三周年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的12个重点方向,布局了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减污降碳协同、示范效应明显的示范项目,对于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绿色低碳技术与产业的支撑。目前,我国已完成了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基本构建起“1+N”政策体系,“双碳”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工业碳排放快速增长的趋势已被扭转,工业碳排放强度也显著降低。但也要看到,我国绿色低碳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有研究机构测算,当前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平均水平与领先国家存在约7.3年的差距。

与此同时,绿色低碳技术的国际竞争还在加剧。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可能只有60%的碳减排来自成熟技术,30%的碳减排要依赖今天还处于示范阶段、尚未成熟的技术,另外还有10%至15%的碳排放控制取决于仍处在研发阶段的前沿技术。目前,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除不断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外,还运用碳排放交易、碳税和法规等多种政策工具,推动激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助推绿色低碳技术的市场竞争。

推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跨越也被称为“死亡之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要经历技术研发、示范引领、规模化推广三个阶段,公共资金更重视前端技术研发,社会资本更看重成熟技术应用,而从“走出实验室”到“走向市场化”的中间环节相对薄弱,应用前景的不确定性让很多项目难以获得市场的青睐。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的落地应用,普遍面临着技术成本高、资金投入大、支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亟须在关键环节上加强支持和引导。在此背景下,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既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也有利于完善支持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政策环境,是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

当前,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红利释放,要结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际,妥善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促进减排之间的关系,注重将绿色低碳技术的示范推广与锻造产业新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先立后破,科学统筹传统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协调推进能源领域源头减碳、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过程降碳、碳捕集利用等末端固碳,实现降碳减污与扩绿增长同步推进。

需要指出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任务更重、时间更紧、问题更复杂。也正因如此,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与尊重,也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久久为功,把更多绿色低碳技术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9、我国外贸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经济日报   时间:2023-08-18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需求增长显著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等多重挑战,前7个月我国外贸迎难而上,同比增长0.4%,规模达到23.55万亿元,经受住了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压力和冲击,展现出了超大规模市场应有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国外贸发展基本面稳固。从规模看,二季度以来,我国月度进出口规模稳定保持在3.4万亿元以上。7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较2019年同期增长25.7%,较2020年至2022年同期均值增长4.1%;其中,出口较同期增长6.0%,进口较同期增长1.6%。从数量看,二季度我国进口、出口数量同比转为“双增”,外贸增长更为扎实。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二季度当季,进口数量增加5.9%,出口数量增加2.0%。从比重看,我国外贸在全球中的比重保持稳定。根据世贸组织(WTO)已公布的数据测算,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占全球比重保持在11%-12%之间,进口占全球比重保持在8%-9%之间,均与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整体看,我国外贸进出口运行平稳、符合预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我国外贸竞争力彰显韧性。从自身看,前7个月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点。这一历史新高是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的背景下取得的,也是在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等前期拉动因素消退的情况下取得的。从周边看,我国出口与周边已经公布数据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初步数据显示,7月,韩国出口同比下降16.5%,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10个月下滑,前7个月累计降幅高达13.0%;越南出口同比下降3.5%,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5个月下滑,创14年以来最长连跌走势;周边主要出口导向型国家均表现不及我国。从全球看,我国外贸表现好于全球平均水平。WTO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1.7%,明显低于去年的2.7%,贸易放缓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主要经济体均难逃下行压力。美欧出口同比增速均自今年4月开始转负,美国进口同比增速更是自今年2月开始转负,并且受国内需求疲软拖累,近期下滑态势有所扩张。

我国外贸新动能持续显现。一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诸多产品顶住外需走弱压力,出口表现亮眼。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83万亿元,同比增长4.4%,占出口总值的58.1%。其中,汽车、船舶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18.5%、23.8%。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在外贸出口中呈现强劲增势,为我国制造业和外贸发展都带来新的活力。二是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迅速崛起。近年来,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持续巩固、潜力持续释放,跨境电商正在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并且逐渐由“外贸新业态”转变为“外贸新常态”。上半年,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19.9%,为我国外贸提质扩容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的叠加发力下,我国外贸“朋友圈”也不断扩大。前7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8.06万亿元,增长7.4%;其中,出口4.76万亿元,增长12.6%。尤其是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将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支撑。

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外贸确实有压力、有起伏、有挑战,但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今后趋势看,我国发展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未来,在制度型开放的引领下,坚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将充分发挥外贸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综合施策、多向发力,更大力度稳规模、优结构、强政策,牢牢稳住外贸基本盘,实现促稳提质。

10、玉湖冷链武汉项目最大单体顺利封顶

中国经济新闻网   时间:2023-08-23

8月19日上午,随着封顶混凝土浇筑,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8号冷库喜封金顶。该冷库系整个项目园区8座冷库中单体最大的一座,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自开年以来,玉湖冷链武汉项目按照施工主项计划推进建设,每天有1200余名工人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忙碌。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高耸的塔吊巨臂挥舞。工人们熟练有序地进行着钢筋绑扎、焊接等作业,呈现一派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根据施工计划,该项目预计2024年内建成投产。

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项目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道,占地312亩,建筑面积约27.5万平方米,冷库库容约21.4万吨。武汉项目是玉湖冷链华中区布局的首站,拟建设国际冷链食品现货交易中心、现代冷链仓储物流服务中心、高品质办公及生活配套服务区,同时配套以金融服务平台和食品安全检测追溯平台,规划打造全球冷链产品一级市场。

自2022年正式落地武汉以来,武汉项目连续2年获批湖北省重点项目、武汉市级重大项目,并入选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库、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库。

此前不久,玉湖冷链受邀参加在武汉召开的「在鄂港资企业政企沟通圆桌会议」,作为港资企业以及行业头部企业,玉湖冷链致力于在新发展格局下更好地深化鄂港合作,带动国际、国内大批食品贸易领袖级企业、重量级贸易商等入驻武汉,将海外优质进口食品导入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同时注入国际一流冷链技术及供应链服务水准。玉湖冷链还将充分发挥武汉「五型」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助力武汉成为食品进口贸易的主桥梁,巩固武汉「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地位。

在此前持续开展的武汉市全市建设工地文明施工巡查中,玉湖冷链武汉项目建设工地从315个实际巡查工地中脱颖而出,入选「武汉市级文明工地」。玉湖冷链将切实做好外资企业在鄂表率,并在建设期间严格施工管理,积极助力湖北建设。

玉湖集团是一家有二十多年历史的跨国实业投资集团,由祖籍广东的香港企业家、著名爱国侨领黄向墨先生创立。黄向墨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及香港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成员。玉湖冷链是玉湖集团旗下的冷链食品供应链企业,依托自有的国际高标数智化冷链园区产业集群,提供一站式国内外代采、仓干配物流解决方案、全链路创新金融支持、高品质生活办公服务,打造线下流通标准,赋能线上数智贸易,构建双循环产业生态,获得「2022年度社会价值企业」殊荣。

11、盐田再添智慧冷链新样本!助推湾区高质量发展

澎湃新闻  时间:2023-08-21

8月18日,盐田区海洋经济产业(保税冷链)发展推介会暨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招商活动在盐田综合保税区顺利举行,重点企业代表通过区块链数字签名技术进行入驻签约,标志着深圳首个高标冷链保税仓储设施——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正式投入运营。盐田区副区长李强强、万纬物流董事长张旭、盐综保中心副主任黄劲绮、有信达集团总裁陈小斌与泰森、天驰等80多家知名企业、协会代表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盐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万纬物流&有信达集团联合主办,深圳市生鲜冷链与城市物流协会、深圳市盐田区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协办,聚焦冷链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盐田区通过紧抓旅游、消费、物流三件大事,深入实施产业兴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李强强在致辞中表示,盐田区将以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这一社会资本及民营资本结合的先进案例为支点,继续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冷链产业,为丰富粤港澳大湾区肉菜篮子,提升人民美好生活品质作出盐田贡献,期待与各企业在保税冷链乃至更广泛的海洋经济领域内加强友好交流、深化发展合作,挖掘更多可持续发展潜力。

万纬物流园区总经理苏航表示,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浓缩了万纬物流关于服务的思考与实践,通过为客户提供高效、智能、及时、多元化的冷链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高标准冷链物流的践行者。

有信达总裁陈小斌表示,万纬有信达智慧冷链物流园自投入试运营阶段以来,在盐田区委区政府、梅沙海关、大鹏海关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实现保税冷链、保税中转、保税供港等多项业务突破,产品涵盖鲜果、果汁、帝王蟹等丰富品类,向建设立足湾区、辐射华南的国际冷链物流枢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活动现场,盐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盐田区冷链相关政策。据了解,今年以来,盐田区从强化监管查验保障、推进冷链智慧监管、搭建冷链科技平台、拓展进口冷链贸易、集聚行业协会资源、加强产业空间保障等七个方面发力,全力推进盐田区“5+3+1”现代产业体系集聚,提升冷链物流行业数字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现场对盐田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政策和营商环境进行推介,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享有货物境外入区予以保税、境内入区视同出口,实行出口退税,区内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免税等特色政策,具有税收政策优、手续简便等优势。区内设有绿色通道与盐田港实施区港联动,并已率先实现了双线闸口24小时通行的“港-区-城全天候全链条联动”,通关快速便捷,重点发展产业方向包括冷链物流、跨境电商、保税检测维修、供应链金融、国际中转集拼等保税新业态,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高度投资价值空间资源的一片热土。

活动上,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还与入驻重点企业代表举行了签约仪式,通过区块链数字签名技术,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入驻企业信息传输上链,项目顺利入驻。

在招商活动中,参会领导及嘉宾缓缓向启动台倒入金色流沙,宣布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盛大招商活动的成功启动,标志着盐田冷链产业吸引力持续领“鲜”,发展“冻”能持续提升。

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有信达跨境电商事业部和冷链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在场分别对载体情况、跨境电商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等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是深圳首个高标保税冷链仓储设施,面积10.87万平方米,其中冷库面积2.57万平方米。园区紧邻盐田港,获有LEED金级最终认证、盐田区跨境电商产业示范园区等多项荣誉,集“跨境电商”“冷链供应链”“保税冷库”“国际中转”“供港配送”等先进业态于一体,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深圳市重点项目、盐田区重点项目,可为全球客户提供清报关、保税检测维修、直播基地、MCC国际中转集拼及电商退运全流程等强大增值服务。

活动当天,与会领导及嘉宾实地走访了万纬有信达深圳盐田冷链园区场地,更深入直观地了解载体运营情况,并现场品尝泰森鸡米花、奈雪果茶、大东甲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佳沛鲜果等部分客户特色产品。

12、天津港“冷链货物非接触式智能搬运系统关键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水运网  时间:2023-08-23

从天津港集团了解到,天津港股份公司与国际物流公司联合开展“冷链货物非接触式智能搬运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项目中多项技术为国内外同行业首创,对促进口岸进口冷链物流基地货物搬运自动化、智能化具有引领意义。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天津港国际物流冷链基地。基地内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自动化拆装箱、消杀、码垛机器人堆拆码、叉车远程操控系统等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拆装箱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系统作业整体效率提升50%。

此项技术以“人、货无接触”、减少人工成本、提升冷链货物仓库作业效率为研究目标,分别从卸货区的自动化拆装箱取货技术、静置区的码垛机器人设计和多货型堆码算法研究,以及冷库区的高架仓库远程操作叉车存取技术三个方面关键技术入手,实现自动化取货、智能化堆码和无人化搬运三个主要环节的自动化系统建设。

该技术荣获2022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传统冷库条件下,全流程自动化搬运系统改造整体解决方案,为行业技术革新提供了“津港样板”。在技术研发中,共申请受理实用新型专利10项,现已全部获得授权,申请受理发明专利2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发表论文3篇。

13、冲出“正负零”!打造皖北区域最大冷链物流园

极目新闻  时间:2023-08-27

近期,随着最后一泵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国一冶交通公司承建的蒙城县城市骨干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人才公寓1-4#楼顺利冲出“正负零”,正式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是安徽省第八批重点政府工程,位于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80亩,总投资约7.5亿元,施工内容涵盖土建及景观道排、设备安装等。项目功能定位为皖北区域最大的冷链物流骨干综合枢纽,建设多温冷库、中央厨房、仓储交易中心、商业、公寓、酒店和市政公用配套项目等。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高皖北区域冷冻食品、农产品和蔬菜水果存储物流效率,转变当地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就业,刺激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公寓1-4#楼自2023年7月8日正式开始施工以来,项目部为确保该区域“正负零”按期浇筑,项目部紧抓工序衔接,合理规划工作面,全体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对现场施工每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对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把关,保证了施工有序推进,为项目早日投入使用奠定了基础。

14、如皋:冷链“热起来” 跑好“接力赛”

央广网  时间:2023-08-24

虽已立秋,暑热未消。在一片火热中,江苏如皋悄然掀起冷链物流发展新“热潮”。冷链物流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的全过程,正成为破解产地“最初一公里”和产品“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一把钥匙,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鲜”人一步,鼓起百姓“钱袋子”

走进南通星百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30台智能真空滚揉机生产线高速运转、火力全开;在电商服务区,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来自线下和线上的客户订单;物流配送区,一辆辆冷链物流车辆停在仓库前,及时发往全国各地……一派产销两旺的场景铺展开来。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现有万吨级冷库1座、速冻库600平方米、200吨智能解冻库、200吨保鲜库,自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物流车20多辆。主要生产速冻腌制肉制品、酱卤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等十余种产品。依托“生产基地+冷藏收储+预制加工+冷链配送”的模式,可做到全国(西藏除外)冷链中转。

物流是经济的血脉,冷链物流在双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低估、十分重要。“我们拥有20台冷链物流车,物流车全程进行温湿度和GPS监控,数据可实时记录、监控。”总经理吴平说。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冷冻食品5万吨、年销售额将达到5亿元以上。同时,增加了务工、管理、加工等岗位,带动500余户家门口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保障。

源头锁“鲜”,让“新鲜”走得更远

进入南通市大生源奶业牧场,一栋栋现代化棚舍整齐排列,一头头黑白花奶牛膘肥体壮。挤奶厅内,奶牛依次站在“工位”上,工人们在挤奶流水线上来回穿梭,为奶牛的乳头消毒并套上奶杯。

大生源牧场位于街道西北部的花园桥社区,总占地面积1093亩,存栏量近1200头,夏季日产奶16吨。多年来牧场生产的原奶,生乳蛋白质、脂肪、菌落总数、体细胞均高于国家标准,且符合欧盟标准,成为上海光明乳业、新希望乳业的奶源地之一。

每天早晨8点,上海光明乳业运奶冷藏车都会准时运走当天的牛奶。“工厂要求鲜奶到场温度不能超过4度,只有从产奶开始全程控温,才能保证原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牧场负责人梅小琴介绍。

为了解决鲜奶“保冷”问题,使用全自动脱杯挤奶设备、牛奶速冷机设备,确保挤出的每一滴奶全程走封闭管道,达到快速制冷低温保存,整个过程可实现牛奶“零”交叉感染,确保源头质量安全。

梅小琴说:“37℃的鲜奶通过制冷管道,能够在1分钟之内迅速降至2-4℃,再进入到制冷奶缸里储存,当天产的奶在检测合格后,当天就会运走。”

优质的奶源,完善的制冷系统,全程冷链运输,环环相扣,保证原奶中的“天然活性营养”不流失,品质无损地送至消费者手上。

激活“冻”能,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走进南通仁寿食品有限公司的冷藏库,随着厚重的大门打开,一股寒气伴随着制冷机的轰鸣声扑面而来。冷藏库里摆放着成堆的产品,工人们驾驶着叉车,正在移动货物,等候装车。

在现场,办公室主任凡广俊正在查看冷库运行状态,他说,仁寿冷藏共有6个0-5℃的冷藏库,4个-18℃的冷冻库,储存量1万吨左右。“在0-5℃的环境里,这些肠衣能存放两年。”依托冷库仓储资源,集团生产的新鲜肠衣延长了销售期,大大破解了只在当地销售或者加工完须立即销售的窘境,开展外贸出口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与普通冷库不同的是,在仁寿冷藏的屋顶上,看到了一块块黑色的太阳能光伏板,形成光伏发电能源供应系统,解决冷库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在光照充足情况下,每天发电量最高可达36度,1年下来能节省冷库电费支出也很可观,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凡广俊说。

为了食品安全,冷库采用了“氟利昂”制冷技术来保障库内温度。除了储存集团自制的腌制肠衣,还可对外出租,目前6个冷冻库已经全部出租给了和府捞面,所有的冷藏库和冷冻库都是满库状态。

15、打造国际食材加工中心 太仓港区夸特纳斯冷链物流项目预计年底竣工

苏州日报  时间:2023-08-27

近期,夸特纳斯冷链物流项目全力加快外立面施工,预计下个月完成项目主体结构,12月底将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将引进欧洲先进冷链设备和技术,打造冷链存储分拣中心、国际食材加工中心,年销售约50亿元,为太仓港区壮大物贸经济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项目招引建设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头版头条”,太仓港区招商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依托苏州全球特色商品展销中心一期,加快引进品牌入驻,做大做强特色商品进口业务。利用港口航运优势和综保区功能优势,聚焦“三个百亿”,紧盯港航服务业,加速提升港区物贸产业发展环境,加速“港口流量”变“经济增量”,实现年物贸总额增长25%以上。

聚焦“3+2+1”产业体系,太仓港区全力推动南环桥供应链基地、预调鸡尾酒等总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落地。加速建设临港航空航天产业园,进一步加快航天产业聚集,实现“星箭控用”产业链全布局;发展低空经济和通航产业,初步完成以整机、交付、培训、服务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加大对外招商宣传力度,举办港航物贸、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推介活动。

同时,招商工作坚持以港兴城、以城聚人,更大力度聚人气、优业态、增活力。聚焦让港城更加繁荣,完善商务楼宇、高端酒店、特色餐饮、休闲文旅等城市配套,推动五洋滨江广场等商业综合体业态升级。

据悉,下一阶段,太仓港区招商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将全力突破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旗舰型、地标型项目,提速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港区速度”。



分享到: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分享到:

0512-62586751
Copyright © 2011-2023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50544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