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官方网站
登录 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政务舆情链
分类

舆情周报

2023年第22周政策舆情周报(20230529)
编辑:小编 时间:2023-05-29 浏览: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2023年第22

政策舆情汇编

2023年5月29日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第   091 

 

1、人民日报:全球物流行业加速变革转型

全球知名物流业展会——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日前落下帷幕。本次展会是新冠疫情后首次恢复线下举行,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2320家展商参展,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5万名专业观众。参展商来自物流服务及设备、航空货运、公路铁路运输、港口及船运、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覆盖了全球“大物流”整体产业链。

本次展会上,中国有62家展商参展,是欧盟外最大的参展方。中国企业携最新成果亮相,展示了在港航物流、多式联运和交通装备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与全球企业一道推动物流行业加速变革转型。

http://www.cinic.org.cn/hy/wl/1437667.html

2、人民日报:在创新中发展壮大“即时物流”

围绕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加快物流业态升级、持续完善物流网络,才能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忘带物品,使用“闪送”帮取回;逢年过节,叫个“同城”送礼物;抽不开身,下单“跑腿”代取号……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长,“即时物流”蓬勃兴起。从服务范围来看,这类物流从餐饮外卖日渐扩展至商超、日用、医药等更多品类,并向代买物品、帮办事务等非标准化服务延伸。据统计,2014年到2021年,我国即时物流用户规模从1.24亿人增长到6.33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超26%。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5/26/607283.shtml

3、央视网:突发!全球海运“咽喉”宣布实施航运限制 !对国际贸易影响有多大?

据报道,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水道,严重的干旱正迫使巴拿马运河推出航运限制措施,即调整大型船舶吃水限制。这也就意味着集装箱船想要通过巴拿马运河必须减轻装载并支付更高的费用,预计今年夏天通过巴拿马运河运输货物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货物也或将面临延误。

http://www.ccpitzj.gov.cn/art/2023/5/25/art_1229557691_39571.html

4、央视网:搭乘中欧班列“中国造”开启西行之路 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前沿

近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以“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持续深化经贸合作往来。我国的西部地区,也从开放“末梢”一跃成为对外开放前沿。在陕西搭乘着中欧班列,越来越多的“中国造”开启西行之路。

5月16日,满载着261辆“陕西造”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18天后将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2023年以来,陕西开行的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已经实现常态化,为助力国产汽车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国际物流大通道。

http://www.cinic.org.cn/hy/wl/1437086.html

5、中国新闻网:中国企业实现首例内陆无水港进口货物无纸化放货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25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公司与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合作,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统一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对接GSBN区块链平台,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实现了进口货物无纸化放货。这是中国首例内陆无水港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进口无纸化放货。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5/25/607216.shtml

6、中国经济网:深耕“海铁”市场 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赋能

进入5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突破30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万标箱,增幅14%。随着我国货物运量的快速增长,搭建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的海铁联运通道,有效将铁路与海运优势结合,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打开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新局面。

深耕海铁联运市场是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不仅对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意义重大,也将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融合的纽带,催生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内生动力。

http://www.cinic.org.cn/hy/wl/1438505.html

7、光明网:“新三样”出口火爆,折射中国经济新动能

外贸出口“新三样”火了。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增势迅猛。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534.8亿元,同比增长72%,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1个百分点。具有创新、低碳、绿色基因的高科技产品,正在成为我国出口新的增长点。

http://www.cinic.org.cn/xw/cjxw/1438123.html

8、澎湃新闻:国际物流抢滩登陆,谁能赢得下半场?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启动菜鸟集团上市计划,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完成;而在今年2月,路透社消息,极兔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在香港IPO,可能至少筹集10亿美元。

不久前,顺丰同样有传言称,其考虑最早2023年在香港二次上市,顺丰控股选定高盛、华泰证券和摩根大通等银行安排香港上市事宜,或至多筹资30亿美元。

三家快递企业集中寻求香港上市无疑显示出行业向好的预期,近年来,他们在国际物流方面的建树,也非常吸引业界广泛关注。

快递企业全球化发展,一方面是因国内物流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需要开辟新战场;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国货远销和跨境电商等趋势的推动下,国际物流早已成为快递大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04956

9、扬子晚报:快递巨头纷纷入局 “预制菜配送”成物流业又一风口?

预制菜成为餐桌上的“新宠”,万亿市场吸引了快递巨头入局“掘金”。中通宣布在杭州、南京等多地建设生鲜联配中心,在农产品基地周边设置产地仓,直接从种植农户采购果蔬原材料进行加工包装,高效率配送给餐饮客户。顺丰、京东也跨界入场,计划从包装、仓储、配送、科技等多个方面介入预制菜市场。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先发优势之外,具有完备的研发、配送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5/26/607260.shtml

10、科技日报:“智慧海关”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

5月23日,在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枢纽海港广州南沙港,一艘艘国际货轮正有序靠泊、离泊。货物到港后,依托海关“集拼智管”新模式,涉及多个货主的货物可独立进行申报,无需查验的货物可快速通关。在繁忙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依托“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智能化监管系统,客户仅需进入平台网页,录入货物提运单号便可查询通关状态……

近年来,按照海关总署党委统一部署,广州海关认真践行“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三智”理念,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助力通关现代化、便利化,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今年4月,广州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9.8小时、0.55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6.23%、95.12%。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3/0524/c1004-32693438.html

11、看看新闻:多措并举 长三角外贸跑出“加速度”

1.39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上海市今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5%。刚刚过去的4月,上海进出口总额已恢复至2021年同期水平,其中,出口超过1500亿元,同比增长117.7%。

除了上海,苏浙皖的成绩单同样亮眼,浙江资源类商品进口增长较快,其中,消费品进口超过430亿元,增长明显。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内生动能持续释放,安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持续活跃,4月进出口总额接近700亿元,创今年以来新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966756180686753&wfr=spider&for=pc

12、【江苏】:江苏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文件 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强劲动力

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这些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三农”等领域支持力度,促进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19771

13、【江苏】:构建外贸出口物流大通道,苏北地区首条定班运营海铁联运班列在淮启动!

5月23日下午5时许,江苏省淮安港铁路作业区,伴随冲天而起的彩色礼花,一列满载货物的火车鸣笛开行,宣告“淮安港——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定班运营正式启动。这是苏北地区第一条定班定点的海铁联运班列,标志着淮安港海铁联运进入新阶段。

http://jsnews.jschina.com.cn/zt2023/ztgk_2023/202305/t20230525_3220811.shtml

14、【苏州】将“政策红包”变成“企业红利” 最新关税政策宣讲会在苏州海关举办

日前,南京海关“关税·享惠·会享”系列政策宣讲会第二场在苏州海关举办。这是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帮助企业抢抓经济回暖机遇的举措之一。苏州市大型骨干外贸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研院所等170家企业和单位、200余人应邀参加。

近年来,苏州海关持续提升税收征管便利化水平,实施关税保证保险、汇总征税、自报自缴等系列便利通关措施。落实鼓励项目、重大技术装备、集成电路等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制定民营企业专项减税降费享惠方案,将“政策红包”转化为“企业红利”,协助企业实现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http://www.subaonet.com/2023/szms/0522/719370.shtml

15、【苏州】投资10亿元,阿迪达斯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投入试运营

5月19日,阿迪达斯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正式投入试运营。该全自动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总投资约10亿人民币,占地面积13.9万平米,可容纳千万级别件货品,最高日处理量突破百万件,物流园区电力超4成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现仓储物流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该中心的启用,标志着阿迪达斯物流中心的全面升级转型,将进一步强化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整体仓储配送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以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

https://finance.ifeng.com/c/8Q8DH9DmD69

 

1、全球物流行业加速变革转型

人民日报   时间:2023-05-24

全球知名物流业展会——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日前落下帷幕。本次展会是新冠疫情后首次恢复线下举行,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2320家展商参展,吸引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5万名专业观众。参展商来自物流服务及设备、航空货运、公路铁路运输、港口及船运、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覆盖了全球“大物流”整体产业链。

本次展会上,中国有62家展商参展,是欧盟外最大的参展方。中国企业携最新成果亮相,展示了在港航物流、多式联运和交通装备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与全球企业一道推动物流行业加速变革转型。

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在供应链服务商普洛斯的展位上,观众拿起一件包裹放到机器人货斗,智能仓储机器人会自动识别货物信息,快速将其运至对应的分拣台……展会上,全球物流业呈现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在国际大宗物流领域,由于涉及多个业务方和不同国家,容易出现各类意外状况,导致货物配送延误甚至丢失。在敦豪集团展台,全新升级的创新数字物流平台myDHLi吸引了很多客户。在现场展示的操作页面上,用户可以实时监测海运及空运货物,基于大数据模型分析预测的海运货物到达时间与航运公司给出的时间相比,准确度提高48%。此外,所有报价单、商业发票、装箱单、货代单、交货证明等文件也都可以同步存储在云端,供用户随时查看或下载。该企业货运业务负责人沙瓦特向记者介绍,客户在运输需求方面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物流供应商应处理好这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帮助客户最大限度地提高在物流方面的效率、弹性和可持续性。

新冠疫情促使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激发了物流业的发展潜力。汉莎货运公司总裁阿仕温·巴特表示,“在线贸易成功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的弹性和速度。我们希望为电子商务货物的航运、清关和后续运输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同时为跨境电子商务运输提供更加便捷的‘门到门’服务。”

过去几年,全球供应链和消费市场遭遇了诸多不确定性,库存风险管理也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此次展会的物流技术展厅,包括博世公司在内的一批企业展示了最新的自动化库存管理系统。它可以让企业实时了解自己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库存水平,通过计算销售模式预测供需水平,并将营销预算重新分配给库存商品。

节能减排成为行业发展重点

航运业是全球贸易和经济的重要链条,海运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80%。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全球航运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国际海事组织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制定了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2008年为基准,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0%,到2050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降低50%。本次展会上,参展的全球主要航运企业聚焦节能减排,推出大量基于环保的新产品和技术。

在中远海运集团展台,全球首制的大型电动集装箱船成为亮点。中远海运集团德国公司总经理林峥曦介绍,作为绿色智能电动化科研示范项目,该船舶是以“箱式电源”为主推进电源的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容量700标准箱。中远海运已经订造了多艘甲醇燃料集装箱船,并计划在2030年前引入全球首艘零排放跨太平洋集装箱船。

用户端也对航运企业的环保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推动航运企业采取更大力度的减排措施。物流软件供应商笛卡尔系统集团在对包括英国等9个国家的8000多名用户调查后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有兴趣通过环保交付方式接收在线订单。如果商品以可持续性方式运输,5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等待更长的时间,20%的受访者愿意为此支付更多运费。笛卡尔系统集团执行副总裁克里斯·琼斯认为,2023年,更多物流企业将在交付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这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

展会上,不少企业敏锐地捕捉到用户的这一新需求,并推出相应环保举措。例如,沃尔沃集团重点展示了最新推出的货运电动卡车。初创公司Eviation Aircraft推出了电动货运飞机,该货运飞机去年完成了首航,载重量达1200公斤,最大航行里程815公里,充电时间只需30分钟。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更多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的普及,物流业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将不断增强。

物流畅通推动中欧贸易发展

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为许多国外物流企业提供了广阔商业机遇。展会期间,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专门举办了中欧班列推介会。与此同时,德国中国商会“物流专业委员会”也揭牌成立。德铁货运欧亚公司销售总经理康贝雅表示,德国与中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推动双边贸易持续蓬勃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物流服务与运输链。德国班列运营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塞尔·施泰因认为:“中国是欧洲重要的经济伙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双方贸易通道变得更加通畅。”

在中远海运等航运企业云集的B2展厅,来自中国的锦程物流网的展台前访客络绎不绝。该平台汇聚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万家注册货运代理用户、24万家注册贸易用户,供应商资源覆盖国际物流行业上下游。此次展会上,这家中国物流企业与来自中国、英国、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的合作伙伴联合组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展区。现场工作人员泰斯拉向记者介绍,平台主要服务于全球中小型物流企业,为他们提供线上交易、支付结算、合作风险保障等综合服务,为中小型国际物流企业拓展业务、实现盈利提供帮助。“例如,在很多位于非洲的海岛地区,都有我们的付费用户,这是一些国际大型企业业务未覆盖区域,却为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了成长空间。”泰斯拉表示。

专注于中欧之间物流线路、仓储、转运业务的德国TSIT公司总裁杜梅表示,近年来,德中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多,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汽车用锂电池等高科技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海运等方式运抵欧洲,很多德国的工业产品也运往中国。这种供应链的密切合作促进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发展。

集装箱码头运营商欧门集团销售总监约恩·科曼达刚结束在中国的商业推广回到德国。“中国经济展现的活力让我惊叹,尤其是电动汽车、绿色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数字化场景的广泛应用,让整个社会的运行更加高效。”他告诉记者:“我们和中国企业在供应链方面合作多年,彼此信任。中国拥有产业政策等诸多优势,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 李 强 刘仲华)

2、在创新中发展壮大“即时物流”

人民日报  时间:2023-05-26

围绕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加快物流业态升级、持续完善物流网络,才能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

忘带物品,使用“闪送”帮取回;逢年过节,叫个“同城”送礼物;抽不开身,下单“跑腿”代取号……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长,“即时物流”蓬勃兴起。从服务范围来看,这类物流从餐饮外卖日渐扩展至商超、日用、医药等更多品类,并向代买物品、帮办事务等非标准化服务延伸。据统计,2014年到2021年,我国即时物流用户规模从1.24亿人增长到6.33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超26%。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 即时物流快速发展,得益于即时需求的加速释放。一项调查表明,工作生活中的“急”“忙”“忘”正成为即时物流服务的典型需求场景。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母亲节期间,快送平台鲜花和蛋糕配送单量同比增长近1.7倍。这折射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省时省力的诉求不断提升。可以预见,当使用跑腿取送物品的用户习惯基本形成,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即时物流服务将随之出现,从而进一步推动即时物流拓展新应用、新服务。

从供给侧看,市场运力更加充足、物流技术迭代创新,为即时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凭借较为灵活的用工模式,近年来,不少快递物流企业依托庞大的骑手群体,快速构建起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使得大范围、高频次的即时服务成为可能。与此同时,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新装备规模化投放,专人直送、汽车配送等新模式加速应用,助力即时物流的履约交付更加稳定高效,优化了用户配送体验。

放眼更大的物流体系,即时物流也是我国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现代物流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末端“毛细血管”的作用。即时物流行业的快速成长,将有效畅通微循环,让交通物流的脉动更加强劲。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完善前置仓配送、门店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等末端配送模式”;《“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实现干线、支线物流和末端配送有机衔接、一体化运作”“鼓励发展物流新业态新模式”……近些年,利好政策接连出台,有力推动了即时物流迭代发展,也有效促进了市场供需对接和商品服务流通。

在阔步迈向物流强国的进程中,发展壮大即时物流是题中应有之义。现代物流是经济的“经脉”,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货运量、快递业务量等均位居世界前列。着眼未来,围绕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加快物流业态升级、持续完善物流网络,才能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即时物流覆盖种类多、涉及领域广,推动其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服务质量检测评估,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随着本地生活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供需两侧的双向发力,我国即时物流行业前景可期、大有可为。精准施策、久久为功,让新业态持续迸发新活力,即时物流必将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新动力。

3、突发!全球海运“咽喉”宣布实施航运限制 !对国际贸易影响有多大?

央视网  时间:2023-05-25

据报道,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水道,严重的干旱正迫使巴拿马运河推出航运限制措施,即调整大型船舶吃水限制。这也就意味着集装箱船想要通过巴拿马运河必须减轻装载并支付更高的费用,预计今年夏天通过巴拿马运河运输货物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货物也或将面临延误。

干旱威胁巴拿马运河航运

法新社26日以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为消息源报道,由于降水不足,为运河供水的加通湖和阿拉胡埃拉湖水位严重下降。面对干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日前再度调整大型船舶吃水限制,这也是该机构今年以来的第五次调整。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全长80余公里,是一条水闸式运河,比海平面高出26米。运河承载了全球约6%的海运(主要来自美国、中国和日本),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水道。

船舶通行时要利用水闸升高或降低水位,每次都需要将2亿升淡水排入海洋中。这些淡水主要来自附近的加通湖和阿拉胡埃拉湖,而这两个人工湖水源主要来自降水。

据了解,从2月到4月,运河和为运河供水的湖泊附近的降雨量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根据Everstream Analytics的数据,这一降雨量与2019年持平,后者是2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通常在夏天之前就开始的雨季,今年也没了迹象。

调整大型船舶吃水限制

随着干旱情况的恶化,这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宣布了一项关于过境费和重量限制的协议。

根据运河发言人Octavio Colindres的说法,从5月24日开始,新巴拿马型船只(通过水路的最大船只)被允许最大吃水44.5英尺(13.56米),而之前的限制是45英尺;到5月30日,吃水上限将再次降至44英尺。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变化,但它可能会使一些集装箱船上的货物减少40%。

通常来讲,50英尺吃水被认为是正常的。但在2019年和2016年的干旱期间,吃水上限低至43英尺。

海运公司宣布征收附加费

作为对运河限制的回应,至少有四家海运公司宣布了重量限制,或从6月1日起对每箱集装箱征收300至500美元的集装箱费,以回应运河的措施。随着限制措施的增加,更多的船公司可能会效仿。

船公司赫伯罗特在4月30日的客户咨询中表示:从6月1日起,从东亚到北美的货主必须对所有货物支付附加费PCC。

据货运代理Flexport Inc.的海运主管Nathan Strang说,44英尺的吃水限制将使大多数托运人在Neo-Panamax上的空间减少40%,这意味着运送同样数量的货物将需要更多的船只,这可能会增加船只等待通过的排队时间。

Strang表示,一些托运人将不得不把较重的货物分成两个集装箱,而不是一个,运载较重货物的船只受到的影响更大。他说,这些措施可能会使使用该路线的进口商和零售商每个集装箱额外增加1500美元的成本。

“如果您每周运输两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12吨,价格约为3000美元,那么根据新的吃水限制,同样的货物量您将需要用到3个集装箱,也就是运输成本将从原来的6000美元提高到9000美元。”

巴拿马运河或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Strang补充到,这无疑将是一大打击,这些托运人可能不会再使用该运河了。

亚洲到美国的货物可以选择通过苏伊士运河作为替代航线,或者他们可以使用南加州的港口,将集装箱装载到开往中西部和东海岸的卡车或火车上。Strang表示,一些托运人已经在考虑这些选择。

Everstream Analytics的首席气象学家Jon Davis表示,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巴拿马的降雨量将持续低于正常水平。因此,为巴拿马运河提供水源的湖泊水位将继续下降。这将使巴拿马运河的航运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另据彭博警告,如果运河水位继续下降,可能中断航运。

4、搭乘中欧班列“中国造”开启西行之路 西部地区成为对外开放前沿

央视网  时间:2023-05-22

近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以“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持续深化经贸合作往来。我国的西部地区,也从开放“末梢”一跃成为对外开放前沿。在陕西搭乘着中欧班列,越来越多的“中国造”开启西行之路。

5月16日,满载着261辆“陕西造”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18天后将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2023年以来,陕西开行的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已经实现常态化,为助力国产汽车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国际物流大通道。

搭乘着中欧班列,来自秦岭深山里的小核桃,也首次走出国门。

位于秦岭腹地的陕西商洛市,是远近闻名的核桃之乡。然而当地既不沿海,也不沿边,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物流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2021年以来,“商洛核桃”专列、“商西欧”专列先后从商洛发出,将秦岭核桃运往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量中国商品运往中亚国家的同时,哈萨克斯坦的面粉、油脂、绿豆等产品,也走上了中国百姓的餐桌。

目前,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开通西安至欧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此集散。截至2023年4月底,长安号已累计开行17643列,其中,中亚国家开行量达4294列。

据了解,今年3月,西安与哈萨克斯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西安国际港合作建设占地120亩的哈萨克斯坦码头,助力我国与中亚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5、中国企业实现首例内陆无水港进口货物无纸化放货

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3-05-25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25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公司与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合作,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统一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对接GSBN区块链平台,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实现了进口货物无纸化放货。这是中国首例内陆无水港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进口无纸化放货。

传统模式下,客户需要根据要求提前准备纸质的提单文件,需要线下办理换单提货手续。而无纸化放货,全程依托区块链可追溯、可信任的技术特点,避免提货单证的丢失、假冒及涂改;放货手续办理时间由之前的1天至2天,缩短到现在的4小时内;完全摒弃了大量的纸质单据的使用和存档;同时,数据的无限期留存也方便后期查询和统计。

据介绍,基于GSBN区块链平台,多方系统联动,互认共享了提货单信息、设备交接单信息、到货通知、进出场信息等数据。货运客户通过登录已授权的提单收货人账号,完成线上指派代理和线上结费,提货代理登录已认证的账号后即可进行线上预约提货,整个操作流程线上完成,从而实现了无纸化放货。这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区块链技术建设数字物流的重要场景。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表示,未来将以数字赋能推进通道内外资源整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通发展,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化建设。

6、深耕“海铁”市场 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赋能

中国经济网  时间:2023-05-27

进入5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突破30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加3.7万标箱,增幅14%。随着我国货物运量的快速增长,搭建快速、安全、运能大、成本低的海铁联运通道,有效将铁路与海运优势结合,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打开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新局面。

深耕海铁联运市场是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不仅对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意义重大,也将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融合的纽带,催生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内生动力。

深耕“海铁”市场,为构建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格局赋能。交通运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坚实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发挥铁路、海运各自运输优势,大幅减少了货物在途滞留产生的额外费用,为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帮助沿线地区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参与贸易往来。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依托,沿线地区的交通、物流、商贸、产业将深度融合,海铁联运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深耕“海铁”市场,为提升海铁联运国际竞争力赋能。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吞吐量大、便捷高效等优势,加速了国内外物资流动,推动了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品类已增加到940多种,辐射17个省份、61个市、115站,通达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中国制造的小商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等通过海铁联运大通道走向了世界,不仅帮助更多国内企业振兴发展,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制造”,共享“中国速度”,感受 “中国引擎”。

深耕“海铁”市场,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赋能。近年来,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削减碳排放。在国家的倡导下,海铁联运成为了交通运输绿色转型的典范。铁路货物周转量能耗仅为公路的1/7,污染物排放为公路的1/13,每开行一列海铁联运列车相当于减少一百辆重型卡车运输的污染物排放,对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降低国家单位能耗成本、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都有着重要意义。

7、“新三样”出口火爆,折射中国经济新动能

光明网  时间:2023-05-25

外贸出口“新三样”火了。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增势迅猛。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534.8亿元,同比增长72%,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1个百分点。具有创新、低碳、绿色基因的高科技产品,正在成为我国出口新的增长点。

外贸是观察一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出口的衬衫、毛衣、袜子,到前些年流行的服装、家电、家具等“老三样”,再到如今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外贸出口主打产品的“新旧更替”,彰显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新三样”的走红,既为我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稳外贸、促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也折射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动能越来越足。

外贸“新三样”的异军突起,是我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结果。当今时代,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近年来,我国深刻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大势,超前规划、系统布局,接连出台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为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02年我国全年汽车出口仅有2万辆;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百万辆;2022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311万辆,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逆势上扬,离不开超前的产业政策布局和技术创新带来的内生动力。不断累积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稳外贸、优结构对稳增长、促就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发展主流的当下,“新三样”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容量,而且当下正处于快速发展当中。充分利用好我国在“新三样”等相关行业的比较优势,努力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国外贸出口将会持续释放出创新红利,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新动能。

回顾“新三样”行业的发展历程,可得到不少经验启示。中国具有全球领先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同时还拥有齐全完备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以及显著的人才和创新优势。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正确方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我们的“创新之火”就可能形成新业态蓬勃发展的“燎原之势”,为新技术的应用、集成和迭代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进而为中国经济开拓更加光明的前景。(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8、国际物流抢滩登陆,谁能赢得下半场?

澎湃新闻  时间:2023-05-25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启动菜鸟集团上市计划,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完成;而在今年2月,路透社消息,极兔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在香港IPO,可能至少筹集10亿美元。

不久前,顺丰同样有传言称,其考虑最早2023年在香港二次上市,顺丰控股选定高盛、华泰证券和摩根大通等银行安排香港上市事宜,或至多筹资30亿美元。

三家快递企业集中寻求香港上市无疑显示出行业向好的预期,近年来,他们在国际物流方面的建树,也非常吸引业界广泛关注。

快递企业全球化发展,一方面是因国内物流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需要开辟新战场;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国货远销和跨境电商等趋势的推动下,国际物流早已成为快递大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01

出海,众玩家的必由之路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

具体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4%;2022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20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在投资、消费、出口“经济运行三驾马车”中,进出口贸易的势头保持很好,为国际物流的发展创造优越的基础条件。

同时,中国跨境电商已逐步进入品牌出海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以“品牌”的姿态依托跨境电商进入全球市场,互联网大厂纷纷也都盯上了跨境电商这块肉。

拼多多和字节跳动也先后押注独立站,在去年9月分别推出Temu和If Yooou两个跨境快时尚独立站,期望分得一块国际化蛋糕;京东停止JOYBUY平台运营,从原本的B2C平台,升级为跨境B2B交易和服务平台。升级后的业务被命名为“京东全球贸”,重点布局北美及东南亚市场。

面对国货远销和跨境电商的强劲增长势头,不仅是互联网大厂“坐不住”想要做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快递企业也不可能“坐得住”。他们不会把中国市场海外物流这一重要的配套设施交给国际物流巨头“抢食”,中国企业需要自己的国际物流公司。

所以,近些年众多快递公司和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国际物流业务,前有“三通一达”纷纷出海,另一边也有材菜鸟、顺丰、京东、极兔强势崛起。

2018年,菜鸟正式启动“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开始在全球自建国际快递网络。此后依托阿里体系,承接了来自速卖通、阿里国际站、Lazada的商流,不断拓宽国际物流通道。

老玩家顺丰,2019年先以55亿元收购DHL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的供应链业务;随后又在2021年收购了东南亚最大老牌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企业嘉里物流,成功搭建了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

京东物流在多地落地自营海外仓,并通过跨境专线、空运、中欧专列、跨境卡车等资源,提供全球供应链服务;而近2020年才杀回中国的极兔快递,则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物流。

它于2015年诞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早期为了运输OPPO而成立,随着发展依托东南亚市场逐渐快速崛起。2021年,极兔以68亿人民币价格收购百世快递,顺利切入淘系电商,从而逐渐挤进国内前序梯队。

02

国际布局,条条大路通罗马?

具体来看各家企业的思路各有不同。顺丰、中通、极兔等选择跨境业务与本土业务并行,圆通专注发展跨境业务;京东物流自建线上销售平台,打造仓、配、客一体的电商物流设施,把物流中心复制到海外等。

但国内的打法未必适应海外,如顺丰侧重的航空专线模式,投入太大未必利于长期发展。

短线来看,并表嘉里物流、大力发展国际业务,确给顺丰带来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顺丰控股的供应链和国际业务营收高达878.7亿,营收占比达到了32.85%,是顺丰控股当下的第二大营收业务,而在2021年,顺丰控股的供应链和国际业务营收不过392.04亿,营收占比也仅为18.92%。

而从长线来看,“买飞机”却也存在一定弊端,顺丰控股的利润率数据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顺丰控股的毛利率仅为12.49%,净利率则更是只有2.62%,虽然相较于2021年有所回升,但相较于表现最好的2017年,顺丰控股的毛利率下降了接近8个百分点,净利率则下滑了接近4个百分点。

同样做较重投入的还有京东。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底,京东物流已在全球拥有近9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相继在美国、德国、荷兰、法国、英国、越南、阿联酋、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落地自营海外仓。

搭建自营仓储在国内确已实现了非常好的效果,精细化管理海量SKU、BC同仓、高效运达等,但在海外一些国家,人力成本较高,自营仓储无疑会提高投入;同时,京东海外物流业务主要跟着国际业务需求,如果业务量跟不上,配套的物流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前提下,京东物流也在不断与海外品牌客户展开合作。去年,京东物流与马来西亚母婴品牌Anakku达成了战略合作,为Anakku在马来西亚全境的超1000家门店提供货物仓储及物流配送服务;在欧洲,京东物流荷兰芬洛自动化仓还承接了内衣品牌香蔻慕乐在荷兰、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的仓配任务等。

03

轻重结合,或更适宜长期发展

对比顺丰、京东来说,极兔似乎会轻一些,主要采用借力的方式谋求发展。在东亚市场OPPO的经销商力挺极兔帮助了它快速扩张,回到国内市场极兔还可依靠拼多多,甚至一度被打上“拼多多专用物流”的标签。

今年3月,拼多多跨境电商Temu在澳洲站点正式上线,并称计划上线英国站点,继续向欧洲扩张版图。不乏业界人士认为拼多多将在跨境电商再与极兔合作,尤其是极兔国际推出了极兔旺宝服务,该产品主要就是针对国内寄送货物至欧美客户时,提供跨境轻小件寄送的服务。

但即使是借力发展,资金方面压力对极兔来说也同样不可小觑。据雷锋网报道:“2022年极兔在东南亚市场,基本维持盈亏平衡,过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印尼、菲律宾市场还能贡献正现金流,但在泰国、越南亏损巨大。而在东南亚主阵地无法贡献利润的同时,极兔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也消耗着巨大的现金流,使得其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在各“战场”均在消耗的前提下,极兔还在拓展中东、拉美市场,在国内与其他发展多年的公司竞争,资金投入的压力,将致使它很难开展全球市场布局。

对比其他企业来看,菜鸟的全球布局可能更有相对优势。截至目前,菜鸟国际快递物流网络已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及地区,无论从订单量还是业务范围,都已跻身世界跨境物流第一梯队,仅次于国际物流传统三巨头FedEx、DHL及UPS。

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菜鸟有效的策略密不可分。菜鸟CEO万霖在分享菜鸟国际化时提到,菜鸟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采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数智建设“软联通”相结合的战略。

通过“软联通”,菜鸟在海外布局的智能分拨系统、智能合单、数字清关、无人叉车等软硬件能力,可以在全球不同地区被复制;在“硬联通”方面,菜鸟已在全球布局6大智慧物流枢纽eHub,全球15大分拨中心,运营300多万平方米跨境物流仓库,每月240多架包机用于干线运输等。

除了利用科技能力实行“智慧物流”建设,降低海外运营成本外;菜鸟因洞察跨境链路长、环节多等特点,为发挥出最大效果,还采取了与大量生态伙伴合作的方式,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公开信息显示,截止2022年,菜鸟网络的跨境物流合作伙伴数量已达89家,包括新加坡邮政、英国邮政、中通、圆通、EMS、IC等;今年3月,菜鸟再与韩国希杰物流达成合作,共同优化中韩跨境物流服务。

2022年,菜鸟国际货运已经能够为中小企业跨境B2B业务提供海运、空运、陆运以及多种联运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港,64个国家和地区到门的服务,充分显示出了它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实力。

结语

今年一季度,菜鸟为阿里集团继国际商业、本地生活其后营收增长比例第三高的业务,业绩表现非常亮眼。而今,在阿里集团重整为“1+6+N”架构后,菜鸟正式启动上市计划,独立运作后,在资本与管理上还将有更大空间。

随着未来国际物流业的蓬勃发展,顺丰极兔们的故事,依然充满着变数。

9、快递巨头纷纷入局 “预制菜配送”成物流业又一风口?

扬子晚报  时间:2023-05-26

让“美味不隔夜”!快递巨头纷纷入局

“预制菜配送”成物流业又一风口?

预制菜成为餐桌上的“新宠”,万亿市场吸引了快递巨头入局“掘金”。中通宣布在杭州、南京等多地建设生鲜联配中心,在农产品基地周边设置产地仓,直接从种植农户采购果蔬原材料进行加工包装,高效率配送给餐饮客户。顺丰、京东也跨界入场,计划从包装、仓储、配送、科技等多个方面介入预制菜市场。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先发优势之外,具有完备的研发、配送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及时配送 建立预制菜生鲜联配中心

预制菜配送有着鲜明特点,新鲜、时效是其最关键的诉求。所以具备冷链能力、强大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的快递物流企业,更符合其业务需求。

中通云仓科技从2021年就开始布局预制菜赛道。2022年5月,杭州、南京等多地生鲜联配中心陆续投产运营,建立了全链路预制菜供应链体系。

针对餐饮门店出餐效率慢、厨余垃圾多等难题,中通云仓科技通过生鲜联配中心借助数字化城市配送平台,完成餐饮门店每日的及时配送。“每份菜品都是独立包装,我们可按需、定量进行烹饪,减少了原材料浪费,也加快了出菜速度。”西贝莜面村城西银泰店主管说。

面向消费者,中通云仓科技通过生鲜联配中心将常见菜品的主料、辅料加工成半成品、成品,并进行组套。消费者通过线下超市或者线上平台购买预制菜,“我按照包装上的步骤,5分钟左右就把一份酸菜鱼烧好了。”一名90后女性白领告诉记者。

食材新鲜、安全是预制菜的核心竞争力,中通云仓科技在当地农产品基地周边设置产地仓,建立生鲜联配中心,直接从种植农户采购来果蔬原材料。“我们相当于一个桥梁,既能为农户增收,又能帮客户降低成本。”中通云仓科技市场品牌部负责人徐永贵告诉记者,生鲜联配中心实现了全程温控管理、加工工艺标准化。

最近,中通云仓科技的预制菜业务新增了加工制造环节,自动化的洗菜机、真空包装机等大大提高了效率。目前,由原料仓、生鲜加工厂、物流仓构成的生鲜联配中心已经在南京、杭州和重庆等地启用,宁波和四川正在布局中,单仓的日均产能可达5万吨,全国已有100多个合作客户。

“锁”住新鲜 冷链配送优势物流企业捷足先登

预制菜市场的火热,也吸引了各路资本争相涌入。物流界的龙头企业顺丰、京东也纷纷入局预制菜行业。

站在消费者角度,最关心的是下单后能很快享受到“美味不隔夜”的体验。在这方面,顺丰的冷链仓储和同城配送能力仿佛天然为预制菜而生。顺丰集团发布公告: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面布局预制菜行业。随后,顺丰在安徽合肥举行预制菜推介会。

预制菜配送不仅要保证时效性,也对冷链运输的锁鲜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京东宣布了针对预制菜行业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包装环节,京东冷链针对不同环境温度沉淀了一套从-22℃至15℃的商品分温层包装方案。在物流运输中,京东冷链提供了可视化的温度监控平台和对冷藏车的在途管理系统。

仓储亦是冷链物流中的重要环节。据京东物流介绍,目前京东冷链运营超过100个针对生鲜食品的温控冷链仓库,覆盖范围超过330个城市。此外,京东就近发货等配送模式也会让消费者最快拿到商品,商品的保鲜度也更好。

未来发展 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一位快递业人士认为,尤其随着资本对规模经营的需求、企业对年轻消费者喜好洞察力的提升、产品的丰富,未来一定会出现全国性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其位于各地的中央厨房,必然会产生超出同城范围的中短途配送需求。在此背景下,可以率先尝试出新配送模式的快递企业,将放大自身网络优势,或将有可观发展空间。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若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增速保持稳定在20%,则在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10、“智慧海关”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   时间:2023-05-24

5月23日,在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枢纽海港广州南沙港,一艘艘国际货轮正有序靠泊、离泊。货物到港后,依托海关“集拼智管”新模式,涉及多个货主的货物可独立进行申报,无需查验的货物可快速通关。在繁忙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依托“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智能化监管系统,客户仅需进入平台网页,录入货物提运单号便可查询通关状态……

近年来,按照海关总署党委统一部署,广州海关认真践行“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的“三智”理念,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助力通关现代化、便利化,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今年4月,广州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9.8小时、0.55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6.23%、95.12%。

智能监管助力高效通关

广州南沙港具有大型海港物流运输多主体参与和多业务形态等特点,企业对高效、快捷的新物流模式需求不断增加。为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要素快速便捷流动,广州海关聚焦物流数字化、操作无纸化等目标,探索“集拼智管”监管新模式,不断提升关港企联动效率。

近日,一批来自德国的耐火砖分拨入仓,该票货物涉及多个货主。依托“集拼智管”新模式,各货主独立进行申报,命中查验指令的货物进入海关查验环节,无需查验的货物直接放行、提离,货物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集拼智管”是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针对集拼进口货物推出的物流改革。在传统模式下,集拼货物集装箱需要等待所有货物完成申报、查验、放行等手续后再拆柜提离,对一些无需查验的货物而言,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新模式下,同一集装箱装载货物在申报前即可全部入仓,每票货物可独立完成通关手续并及时提离,有效压缩货物在港时间。

除了货运现场,广州海关还持续拓展科技创新应用领域,在进出境人员、运输工具等监管领域广泛应用自动巡航、智能识别、智能监测、智能分析、智能预警等智能化监管手段,推进实施全天候智能通关。

科技创新推动降本增效

“我们有一票货物已经运抵,想咨询一下现在在哪个环节。”近日,一位广州中远海运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报关员匆匆来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查验接单大厅,咨询一票生产急需的原材料通关情况。

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企业查询信息,同时,主动向报关人员介绍今年上线使用的“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依托该平台系统,客户仅需进入平台网页,录入提运单号便可查询货物通关状态。

“我们经常接到客户来电咨询货物通关情况,以往只能去现场向货站、海关咨询,了解一票货物通关信息需要1—2个小时。如今通过‘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仅需动一动手指,1—2秒便可通过平台查到货物通关流程,简单明了。”广州中远海运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曾国斌表示。

目前,广州海关依托“单一窗口”平台实现12360热线指尖服务、移动远程监管、预约通关等21项海关业务一个平台集成应用,依托“数字广东”平台上线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积极推广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

广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何敏慧表示,海关将继续以“三智”理念为引领,在南沙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区域率先推出一批贴近民生的“智慧海关”改革项目,同时积极主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对接沟通,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进一步优流程、提效率、降成本,服务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责编:申佳平、陈键)

11、多措并举 长三角外贸跑出“加速度”

看看新闻  时间:2023-05-26

1.39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上海市今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5%。刚刚过去的4月,上海进出口总额已恢复至2021年同期水平,其中,出口超过1500亿元,同比增长117.7%。

除了上海,苏浙皖的成绩单同样亮眼,浙江资源类商品进口增长较快,其中,消费品进口超过430亿元,增长明显。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内生动能持续释放,安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持续活跃,4月进出口总额接近700亿元,创今年以来新高。

打造外贸“新三样”长三角“锋芒毕露”

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看来,目前长三角的出口结构已经发生转变,从原来的技术在外、市场在外的加工贸易型转变为一般贸易,打造长三角自己的“新三样”。

例如电动车,太阳能,锂电池等,这些产业也成为了长三角替代海外的同类产品,成为了一大特点。在如今发达国家处于高通胀的物价环境中,他们越来越青睐中国的高性价比出口产品,他们消费上的观念也已经出现转变,这也是长三角表现出国际竞争力的另一面。

多地出台政策 长三角如何稳外贸?

针对稳外贸,各地也相继出台新措施,聚焦强链、补链,加大通关,稳外贸等方面。

5月中旬,浙江省政府印发《全力拓市场增订单稳外贸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深耕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

孙立坚指出,在稳外贸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稳供应链,要补链、强链,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中国主导的供应链完整体系。如今长三角的很多企业,敢于走出国门,建立海外市场相互营商的稳定关系,同时对于出口的增长,建立国际供应链,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帮助。

3P模式引领长三角释放外贸新动能

在长三角外贸经济释放的新动能下,又有哪些方面需要加把力?

“通过PPP模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弥补全球价值链给长三角形成的压力。”,孙立坚说道,他口中的PPP模式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孙立坚提出,通过PPP模式,让拥有的资本实力,人才实力以及国家政策的红利的央企、国企,与大型民营企业和小型民营企业之间建立合作模式,通过这种合作,给这些企业带来订单和商业机会。同时,长三角不能出现重复建设以及恶性竞争,要继续做好营商环境建设,解决堵点、痛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12、江苏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文件 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强劲动力

澎湃新闻  时间:2023-05-25

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这些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三农”等领域支持力度,促进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制造业是支撑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完善金融支持制造业保障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发展质效,将推动我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更高水平的制造强省。

《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大银行保险业支持制造业的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理念,积极调整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更好满足制造业发展合理融资需求。稳步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围绕“数实融合第一省”建设,精准对接智能制造融资需求,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立完善银行保险业机构服务制造业效能评价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制造业集聚。

落实差别化制造业信贷政策方面,引导银行机构加强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项目的金融支持,聚焦制造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用好用足现有金融支持政策,积极帮扶前期信用良好、暂时遇困的企业。加大对传统产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的中长期资金支持。依据省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发展企业名录建立白名单制度,鼓励银行机构对白名单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加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信贷风险管理,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融资。细化产能过剩行业信贷管理要求,建立差异化的分类管理机制,避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此外,还将充分利用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的专项信贷产品,为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进一步完善“小微贷”“苏科贷”“苏信贷”等政银合作产品,发挥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服务平台作用,加大推广力度,提升征信赋能水平,有效扩大政银合作产品融资规模和覆盖面,鼓励各地用好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撬动金融资源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力度。

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激发农村金融发展活力,将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加快农业强省建设。

《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提升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广度深度。支持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下沉服务网点,进一步向县域和重点乡镇延伸,提高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各商业银行切实加强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以“三农”、小微企业等领域金融服务为重点,专项配置信贷、人员、费用等资源,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合理的利率定价和差异化的考核评价,建立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鼓励各商业银行建立专门的乡村振兴金融业务条线,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特色支行或网点。

鼓励农村商业银行围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城市化趋势,加大农业农村专属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大力推广“苏农贷”“富农易贷”等产品。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定位和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发行“三农”、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拓宽“支农”融资渠道。

加大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政策性金融支持方面,将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各银行机构通过多元化信贷产品、融资模式和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高标准农田、种业振兴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各类创业者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科创金融有效供给增加,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我省科技创新基础雄厚、金融资源集聚。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将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关于加强和优化科创金融供给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见》提出,通过3年左右时间,全省科创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健全,金融产品和服务更趋多元,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扩大,知识产权运用更加活跃,科创金融有效供给显著增加,风险防范水平不断提升,金融资产质量稳中有升,实现“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良性循环和引领示范。

到2025年末,力争科技类贷款余额在“十三五”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科技类贷款余额和新增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省内科创型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创业投资管理资金规模稳步扩大,基本形成政策协调顺畅、支撑体系完整、保障机制完善、区域特色彰显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生态。

《意见》将指导金融机构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知识产权转化,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及研发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交叉领域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绿色低碳、民生普惠等领域科技创新的效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强化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融要素保障;支持高新区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积极探索综合金融服务创新;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构建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长期支持、各类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13、构建外贸出口物流大通道,苏北地区首条定班运营海铁联运班列在淮启动!

中国江苏网  时间:2023-05-25

5月23日下午5时许,江苏省淮安港铁路作业区,伴随冲天而起的彩色礼花,一列满载货物的火车鸣笛开行,宣告“淮安港——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定班运营正式启动。这是苏北地区第一条定班定点的海铁联运班列,标志着淮安港海铁联运进入新阶段。

据介绍,该班列每周两班固定开行,变“货等车”为“车等货”,由淮安直达上海芦潮中心站对接上海洋山和外高桥港区,将淮安及周边地区外贸货物通过上海港运往全球。班列铁路运输时效为27小时,48小时内完成送港,构建了苏北地区从上海港出口的便捷稳定物流大通道。“目前是一周两班,计划7月份以后会形成一周3班到4班左右,可以为淮安当地企业每个集装箱大柜节省近1000元的物流成本。”淮安市新港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蓉说。

天合光能(淮安)科技有限公司物流总监王波介绍:“我们公司每年大约有上万个集装箱要出口到海外市场,之前基本都是通过公路运输到上海港。此次淮安港到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定班运营之后,我们每个柜子(集装箱)的物流成本大约可以节约25%,同时也提高了整个物流的运作效率。”

作为水路开放口岸,淮安港是全省内河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2022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53万标箱,已成为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标杆,每年为地方企业节约物流成本上亿元。上海港是世界著名港口,已与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集装箱业务往来,拥有国际航线80多条,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淮安港与上海港的合作逐步加深:2020年8月,“淮安-上海”海铁联运首班开通;2022年11月,淮安港与上海港、江苏省港合资成立了上港(淮安)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依托淮安的综合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淮安港产业,积极推进与江海河联运体系和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内河港口建设。

“海铁定班运营是对‘海河联动、沪淮同城’概念的进一步阐述,为淮安深度融入长江、淮河经济带提供强大助力,也为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淮安市交通集团总经理庄德军表示,将以此次“淮安港—上海港”海铁联运班列定班运营正式启动为契机,着力构建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将淮安港打造成为区域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大型枢纽作业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内河枢纽港的排头兵,积极推动与上海港及长江、淮河流域港口战略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淮安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贡献港口力量。

据了解,目前,淮安市已开通至上海港、宁波港、连云港港三条海铁联运外贸集装箱发送线路,创新开辟了淮安及周边地区外贸业务连通世界的铁路黄金通道。淮安港三期扩建提升工程、危化品码头、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等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当中,将进一步巩固淮安港全国性内河航运中心的地位。

14、将“政策红包”变成“企业红利” 最新关税政策宣讲会在苏州海关举办

苏州日报  时间:2023-05-22

苏报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龚浩 王俊)日前,南京海关“关税·享惠·会享”系列政策宣讲会第二场在苏州海关举办。这是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帮助企业抢抓经济回暖机遇的举措之一。苏州市大型骨干外贸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研院所等170家企业和单位、200余人应邀参加。

“这次宣讲,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最新的关税政策。为我司抢抓海外订单,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行业竞争力提供了政策保障。”佳世达电通(苏州)有限公司进出口部经理徐海明兴奋地说。

宣讲会现场,海关税则税政、原产地、减免税、税收征管等四个领域的业务专家为企业宣讲海关税收政策,并现场答疑,指导企业会用、用好、用足税收政策,并结合发展实际应享尽享税费红利,抢抓RCEP新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RCEP生效实施以来,苏州海关在做好RCEP关税实施工作中主动作为,助企惠享政策红利,积极引导企业融入RCEP大市场。

近年来,苏州海关持续提升税收征管便利化水平,实施关税保证保险、汇总征税、自报自缴等系列便利通关措施。落实鼓励项目、重大技术装备、集成电路等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制定民营企业专项减税降费享惠方案,将“政策红包”转化为“企业红利”,协助企业实现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15、投资10亿元,阿迪达斯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投入试运营

中商网  时间:2023-05-27

5月19日,阿迪达斯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正式投入试运营。该全自动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总投资约10亿人民币,占地面积13.9万平米,可容纳千万级别件货品,最高日处理量突破百万件,物流园区电力超4成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现仓储物流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该中心的启用,标志着阿迪达斯物流中心的全面升级转型,将进一步强化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整体仓储配送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以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萧家乐(Adrian Siu)表示:“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投入试运营,极大地增强供应链响应速度、提高运营效率、打造极致的运动和消费体验,为业务增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它还是一个绿色环保的物流中心,它的启用标志着阿迪达斯在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成就。中国无疑是当前全球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而大中华区亦是阿迪达斯全球三大重点战略市场之一。初心如磐,谋事谋远。深耕中国、加码中国。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是阿迪达斯五年来在中国的最大一笔投资,体现了阿迪达斯对中国市场持续的承诺和信心。”

科技赋能物流仓储,提升智能化运营

阿迪达斯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的建立,将进一步释放阿迪达斯的供货潜能,全面助力品牌更高效地响应广大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中心集成行业顶尖的数字化智能技术和自动化硬件配置,解决搬运、拆垛、分拣等物流仓储场景中的痛点,让分拣搬运速度更快、抓取更稳、柔性更高、识别更精确,从而极大地提升物流中心的工作效率与运营人员的工作体验,最小化库存损耗,提高应对电商、物流高峰期的能力,为消费者带来快捷无忧的消费体验。

在仓储物流以外,阿迪达斯的各个渠道和部门的数字化转型也正齐头并行,以数字化加码设计创新、营销创新、体验创新,带来更高效、智能、客制化的消费体验。未来,阿迪达斯还将持续深化数字化布局,以更好地服务中国这一极具创新潜力的市场。

落实节能减碳举措,推动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阿迪达斯业务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深深根植于阿迪达斯的目标“通过运动改变生活”。阿迪达斯致力于从多维度打造可持续的物流供应链,将环境和碳管理延伸至包装、运输、基建三大供应链环节助力可持续发展。2022年11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的2022年度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在20个行业的650家企业中,阿迪达斯以76.86的高分位列第三名。

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自设计伊始就全面考量节能减排和双碳效益,打造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除69%发电量用于园区自身运营、减少碳足迹,还将31%发电量并入市政电网循环,助力苏州市的节能减排,园区电力超4成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时,大规模采用纯电动车的运输体系,执行严格的供应商招标可持续标准,将新能源运输工具的应用纳入供应商的选择标准中,并优化物流网络以缩短运输距离等举措,2022年在中国共计减少碳排放3,431吨。凭借在绿色节能环保方面的贡献,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荣获LEED最高级别铂金认证。

此前,阿迪达斯在产品包装环节,通过采用可回收快递盒、手提袋,推广无纸化包装等举措,2022全年在中国共计减少碳排放343.1吨。

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将与阿迪达斯在苏州、天津拥有的几大成熟的物流中心一道,以点及面,各司其职,以分散化的物流网络全面支持大中华区业务运营。其中,天津物流中心年配送能力超过9000万件鞋服及运动装备,苏州二号物流中心年配送能力超过1.6亿件服装及运动装备,处于业内高端水平;而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的年配送能力,更将达到达到数亿级别。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稳定复苏、稳中加固、稳中向好。苏州自动化配送中心X作为阿迪达斯五年来在中国最大的投资,体现了阿迪达斯加大在华布局、抢抓中国机遇的决心和信心,并将开启阿迪达斯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大道如虹,未来可期。借助前沿科技力量,发挥营销网络优势,打造强韧性、可持续的业务生态,阿迪达斯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需求,为国民提升运动成绩、提高生活品质做贡献。



分享到: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分享到:

0512-62586751
Copyright © 2011-2023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50544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