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官方网站
登录 注册 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政务舆情链
分类

舆情周报

2022年第41周政策舆情周报(20221010)
编辑:小编 时间:2022-10-10 浏览: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2022年第41

政策舆情汇编

 

2022年10月10日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第 058


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要积极运用改革创新办法,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意见》从“进一步破除隐性门槛,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推动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进一步加强公正监管,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切实稳定市场主体政策预期”5个方面部署了23项重点任务。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214428

2、【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一企一策”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明确要“一企一策”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国资委日前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会,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部署。这是记者从此次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

今年8月,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提出中央企业应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将节约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围绕主业有序发展壮大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

管理办法明确,中央企业要建立完善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信息披露体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碳排放。

 

https://m.gmw.cn/baijia/2022-10/07/1303165386.html

3、【交通运输部】我国深水航道总体规模已居世界首位

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去年全国沿海港口已建成10万吨级及以上深水航道超90条,我国深水航道总体规模已居世界首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沿海港口已建成10万吨级及以上深水航道超90条,10个国际枢纽海港全部有通航15万—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深水航道;大连、唐山、青岛、宁波舟山、湛江、湄洲湾等港口已具有通航40万吨散货船舶的深水航道。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深水航道总体规模已居世界首位,航道建设的智慧绿色水平不断提升。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 郑清秀:深水航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沿海运输大通道和港口枢纽节点的安全韧性,有力保障了我国物流供应链稳定、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力支撑了我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经济社会发展。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210/08/589557.shtml

4、新华社:压茬推进统一市场建设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聚焦深化改革开放

如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价格机制改革取得哪些进展?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吸引外资?在29日举行的介绍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关情况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作出回应。

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哪些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蒋毅说,我国市场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6亿户;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全面加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市场环境和质量明显提升。

今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释放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鲜明改革信号。

蒋毅表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一方面要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压茬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好市场规模、结构、组织、空间、环境和机制建设的步骤与进度,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413422757074245&wfr=spider&for=pc

5、新华社:数字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专家谈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成就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社会服务更加普惠便捷、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显著增强……十年来,中国主动顺应信息革命时代浪潮,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数字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创造新的可能。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网民规模从5.64亿增长到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升到74.4%,形成了全球最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苏竣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立专篇对“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作出重要部署,《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相关战略规划相继出台,为数字中国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http://www.cinic.org.cn/hy/yw/1364350.html

6、央视新闻:今年1至8月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1%

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交通运输促投资、稳增长等有关工作情况。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全力以赴确保港口畅通运转,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当前,我国港口生产安全平稳,运转畅通有序,主要指标稳中向好。

我国着力提升港口服务保障能力。深入贯彻实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以及液化天然气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沿海码头的现代化、大型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内河港区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不断优化运输服务网络布局。当前,我国港口生产安全平稳,运转畅通有序,主要指标稳中向好。今年1—8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02.5亿吨,同比持平;集装箱吞吐量1.9亿标箱,同比增长4.1%。

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今年1—8月,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581.2万标箱,同比增长20.1%。大力推动港口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绿色港口,全力打造平安港口。

http://www.cinic.org.cn/hy/wl/1363654.html

7、中国发展网:十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同世界共创发展机遇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气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当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由2012年的4.4万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6.9万亿美元,已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当中国境外投资存量从2012年末不足0.6万亿美元稳步增长,超过2.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战略规划对接日益深化……我们看到了开放的中国所展现的自信与担当,也感受到了开放的十年所带来的互惠与发展。

十年开放,十年奋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坚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以及中国期待同世界共创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的愿望。这十年,经历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中国,依然坚持“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这十年,在时间和成果的见证下,“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十年,开放发展取得重大历史突破与历史变革,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中国将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http://www.cinic.org.cn/xw/cjxw/1364417.html

8潇湘晨报:中欧班列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前往上海的2022“中欧班列-进博号”从德国汉堡驶离。这已经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展品连续第二年从汉堡搭中欧班列直达上海。(央视网9月27日)

中欧班列“持续热”。近年来,中欧班列凭借着运载货量高、品种多等优势,让它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传输货物的“热销产品”,同时让它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现在,一趟又一趟的班列往来,正在一点一滴地推动我国与中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运送的各类防疫物资和琳琅满目的货物,既帮助了其他国家解防控之“急”,也输送我国作为友好的大国形象。未来,随着运送货物种类的不断扩大、运量的持续增长,中欧班列将有效维护国际产业链的稳定通畅,成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

 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上海是我国金融大都市,经济高度发展活跃,交通便利。中欧班列的持续稳定开行,畅通了一条连接我国与中欧国家经济来往的“主航道”,发挥其辐射欧洲腹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作用。中欧班列往来奔驰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将进一步促进彼此物流快速畅通,互通有无,在国内市场和欧洲市场两大市场之间又架起一座崭新的沟通桥梁和发展模式。整车专列,高频往返,常态化运营,速度和效率都是世界一流的,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特色,从此又诞生一张中国铁路的崭新名片。而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显而易见,更多的企业乘着中欧班列“走出去”,助力中国智造的名牌越传越远。

在全球流通不畅、运力不足的逆风中,中欧班列“逆流开行”,不断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迷创造机遇,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昭示出中国对外经贸及更广阔领域合作的光明前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198827673822200&wfr=spider&for=pc

9、凤凰网:零碳产业园建设意义重大,需突破困难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双碳”目标是国家审时度势、完全自主做出的战略选择,其制定考虑了前沿的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研究发现、国内发展和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气候谈判,还是欧盟即将实施的碳关税,都会对具体政策实施产生一些影响。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零碳三十人”智库专家张中祥。

9月28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举办苏州研讨会。在以“双碳目标和欧盟碳关税下中国碳市场与零碳园区建设”主题演讲中,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零碳三十人”智库专家张中祥表示,“双碳”目标是国家审时度势、完全自主做出的战略选择,其制定考虑了前沿的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研究发现、国内发展和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气候谈判,还是欧盟即将实施的碳关税,都会对具体政策实施产生一些影响。通过更多实施有效市场手段,加快碳市场建设,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双碳”目标。当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1+N”政策体系,“双碳”工作有了比较清楚的路线图,需要加强操作层面上的部署和落实,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绿色发展。

在具体的实施领域,张中祥认为工业园区的低碳和零碳发展非常关键。全国有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2500多家,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30%,占全国工业碳总排放量的80%多,是完成“双碳”目标过程中的一块硬骨头,自然成为工业绿色发展和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载体。这也是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打造100个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试点的主要原因。

从国际视角看,张中祥指出,欧盟计划实施的碳关税,将间接排放,也就是生产用电的排放,也纳入征税范围,纳税覆盖的行业范围大幅扩大,建立低碳、零碳产业园并推动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家向园区集聚,也不失是化解碳关税影响的途径之一。

https://i.ifeng.com/c/8JvDeKzy9Up

10、澎湃新闻:海运费持续降温,美西线已降至前年水平,有企业称货量增三成

一直以来的热门欧美航线运价正持续降温。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多位国际货运代理人(以下简称“货代”)方面获悉,从船公司拿到的运费报价显示,目前欧洲基本港一个FEU(40英尺高箱货柜)运价在4700美元左右,美国西海岸航线在2300美元左右,美国东海岸航线在6000美元左右。

多位货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相比今年7月,近期欧洲基本港、美东航线运价下降了四成左右;美西航线相比7月运价下降了近七成,此前美西航线7月中旬一个FEU运价7000美元左右,相比年初已直接腰斩。

航运运价今年来持续缩水,美西线运价较去年高点下降九成

海运即期市场运价急剧下挫。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数据显示,最新披露的9月30日综合指数为2328.81,环比9月23日下降5.9%;其中美西航线指数降幅最大,达11.3%。

相较于去年炒至2万美元大关的中美航线,目前美西、美东航线运价均持续大幅缩水。多位货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和去年峰值时相比,目前欧基、美东运价下降了七成左右,美西下降接近九成,已恢复至2020年水平。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2/10-09/9869409.shtml

11、环球物流网:《智能冷藏集装箱终端设备技术指南》出台 推动冷藏集装箱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智能冷藏集装箱终端设备技术指南》(简称《指南》),从六个方面明确了智能冷藏集装箱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具体要求,推动物联网、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冷藏集装箱运输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品质,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指南》针对冷藏集装箱运输节点多、链条长,对货物运输品质要求高等特点,聚焦冷藏集装箱运输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明确了智能冷藏集装箱的系统构成、功能要求、测试方法、业务流程等,规范了智能冷藏集装箱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性能、数据格式、安全认证等,为智能冷藏集装箱终端设备开发提供了技术指引。

《指南》的出台,有利于实现冷藏集装箱货物全程状态监控、冷机故障监测、货物运输安全监测、全程运输路径记录和异常路径监测等功能,有利于统一智能冷藏集装箱物联网设备的技术标准和应用环境,加快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推广,推进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标准化发展。

http://news.global56.com/07/08/133496.asp

12、江苏经济报:由“大”到“强” 看江苏港口十年蝶变

江苏,江河湖海兼备,是全国唯一兼有江港、海港和河港的省份。

十年蝶变,江苏从“港口大省”发展为“港口强省”。在这里,沿江沿海深水港口“雁阵齐飞”,江苏港口的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有效服务了国家战略实施,有力支撑了江苏制造大省、出口大省的重要地位。

十年来,江苏累计完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8亿元,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39个,累计增加货物通过能力10亿吨;2021年沿江沿海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945万标箱,港口集装箱航线达718条。

最新消息显示,9月17日,江苏省首条30万吨级深水航道在连云港港全线开通使用,对服务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发展,促进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http://news.10jqka.com.cn/20220929/c642083448.shtml

13【江苏】17条新举措为数字贸易提速

9月27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江苏省推进数字贸易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数字贸易载体、平台、主体培育等量化目标,首创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字贸易板块,探索建立数字贸易统计体系等。

江苏是数字经济大省,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制造服务化、服务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我省数字贸易规模稳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去年,我省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达274.3亿美元,增长33.7%,增速高于全国11.4个百分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主要领域包括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娱乐服务、设计研发服务等;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全省服务进出口比重提高到52.5%,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209/29/589209.shtml

14、【上海】将深化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建设 支持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共建共享海外仓

10月9日下午,上海举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国华在会上表示,上海在“十四五”国际贸易中心规划中,首次纳入新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行动,出台了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提升贸易发展软实力。近年来,上海在六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离岸贸易业务加速发展。二是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更趋完善。三是保税维修、再制造取得新突破。四是国际分拨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五是国际航行船用燃料加注取得突破。六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据悉,上海不断提升离岸贸易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度,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经常项下离岸贸易外汇收支333亿美元。开展自由贸易账户离岸经贸业务试点,建立离岸经贸业务企业名单,商业银行按国际通行规则为名单内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今年上半年,自由贸易账户离岸经贸业务规模达到170.2亿元,增长125.7%。

张国华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一是聚焦功能提升,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培育一批离岸贸易标杆企业,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扩大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业务规模,着力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

二是激发创新活力,深化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建设,支持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等共建共享海外仓。扩大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集群。鼓励综保区内企业扩大保税维修业务规模。加快推进浦东新区部分再制造产品按照新品实施管理试点。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高地。

三是优化制度供给,持续以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等国家战略为牵引,对接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研究储备体现上海开放创新特点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2210-4965611.htm

15、【苏州】业界齐聚共议双碳未来:不能搞“齐步走”,技术发展是关键

9月28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在苏州举办研讨会,多位学界大咖、业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国际能源变局下,解码江苏低碳之路”展开分享讨论。

本次会议召开的时点,正值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刚满两周年。两年来,我国建立了统筹协调机制,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能源发电等产业变革提速。但也一度出现“运动式减碳”现象,仍存在地方相应配套政策衔接不上等问题,今年全球多地出现创纪录的极端天气及欧洲能源危机也带给人们反思。

与会嘉宾表示,推进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结合自身的基础和产业特色优势,不能搞“齐步走”。我国“双碳”工作已有路线图,需加强操作层面上的部署和落实。在具体的实施领域,工业园区的低碳和零碳发展非常关键。此外,多位嘉宾提到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新能源的发展一定要靠技术推动,技术发展才能让降碳成为可能。

在研讨会上,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新京报零碳研究院“零碳三十人”智库专家张中祥表示,“双碳”目标是国家审时度势、完全自主做出的战略选择,其制定考虑了前沿的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研究发现、国内发展和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气候谈判,还是欧盟即将实施的碳关税,都会对具体政策实施产生一些影响。

他提出,通过更多实施有效市场手段,加快碳市场建设,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双碳”目标。当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1+N”政策体系,“双碳”工作有了比较清楚的路线图,需要加强操作层面上的部署和落实,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绿色发展。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323303340127949&wfr=spider&for=pc



分享到: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分享到:

0512-62586751
Copyright © 2011-2023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50544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