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官方网站
登录 注册 退出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政务舆情链
分类

舆情周报

2023年第13周政策舆情周报(20230327)
编辑:小编 时间:2023-03-27 浏览: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服务平台

2023年第13

政策舆情汇编



2023年3月27日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第   082  

1交通运输部: 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申报工作启动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对方案编制和项目遴选提出要求,进一步做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加快建设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关键节点,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拓展重点区域覆盖面,引导跨区域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协同联动,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3/21/601764.shtml

2交通运输部:2022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和2023年市场展望

2022年,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带动我国水路运输市场整体稳定向好发展。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3/21/601774.shtml

3、交通运输部: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运输需求总体平稳,运力供给相对稳定

交通运输部网站21日发布2022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和2023年市场展望。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拥有沿海省际运输油船1194艘、1142.2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2.5%。

原油运输方面,国内二程中转原油上半年特别是三月起受国际油价暴涨、新冠疫情和炼油厂传统检修季等因素影响,运输需求减弱,下半年随着油价企稳、炼厂总体负荷逐步回升,运输需求陆续恢复,全年运输量有所增加;海洋油在油田产量提升的拉动下,全年运输量有所增加;管道油因航线、用户单一,运输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年沿海省际原油运输量完成9100万吨,同比增长18.2%。成品油运输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成品油社会库存上涨,运输市场需求整体偏弱;下半年受传统消费旺季及国际原油价格宽幅走高影响,市场活跃度提升,运输需求企稳回升。全年沿海成品油运量完成约8500万吨,同比增长约4.9%。总体上,2022年,沿海省际原油运输市场平稳,成品油运价先抑后扬。沿海省际原油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578点,同比上涨2.3%;沿海成品油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058点,同比上涨0.4%。

http://www.ce.cn/cysc/jtys/zhwl/202303/21/t20230321_38455219.shtml

4海关总署:畅通进出口物流 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3月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畅通进出口物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口岸、智能边境,通过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俞建华介绍,2022年海关总署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为1300多条具体举措。目前,海关总署正在对23项措施进行评估,能够保留的都将保留,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同时,还要研究新的政策举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853892522772427&wfr=spider&for=pc

5海关总署:回应外贸经济热点,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平稳开局势头有望持续

国新办3月20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研判今年外贸形势指出,比较来看,我国竞争优势依然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对今年我国外贸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充满信心。

针对“在港口的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一事,俞建华表示,这里面有前一个时期新集装箱投放量过大、国内堆存成本较低、国外疫情缓解后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节性规律作用。大量空箱在我国港口蓄势待发,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际市场依然看好我国下一阶段的出口能力。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3/21/601647.shtml

6人民网:商务部联合16部门出台政策文件 支持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联合中央编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16部门印发《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也是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知》提出,将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于一体的高水平沿边开放平台。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3/21/601636.shtml

7人民网:多地出台政策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交通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

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是促进农村消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打造经营规范、集约高效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双向物流服务通道升级扩容、提质增效。”

近日,多地出台政策持续推进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助力“快递进村”与“农产品进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吉林省辽源市印发《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要建设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实现县级快递集散分拨中心全覆盖,加强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推进城市快递末端网点建设,提升快递基础设施及信息网络建设水平。

https://news.chinaxiaokang.com/yaowen/2023/0320/1413352.html

8、经济日报:多式联运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日,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提升设施联通水平、提升联运畅通水平等4个方面共13项任务,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当前,以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多式联运已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2303/23/601890.shtml

9中国水运报:打造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规划》指出,现代物流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http://k.sina.com.cn/article_2359441912_8ca239f8020019n6m.html

10、观点网:耐克中国物流中心转型升级 “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启动

3月21日,耐克中国零碳智慧物流园启动仪式在江苏太仓市的耐克中国物流中心举行。耐克宣布耐克中国物流中心风力发电项目及全自动无人立体仓项目正式启用,物流园区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时仓储系统实现高度智能化。

两大重要项目的建成,标志着耐克中国物流中心的全面转型升级,成为中国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

http://house.jrj.com.cn/2023/03/22100737418750.shtml

11滨城时报:提升企业综合“出海”能力 打造二手车出口“海外仓”

2022年,东疆二手车出口业务量同比增长约16倍,已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发挥“综保区+中欧班列”的功能叠加优势,提升班列国际物流大通道对汽车产业集聚的服务带动效能;同时,通过“保税+二手车出口”的发运模式,完善物流运输通道,打通二手车车务、整备检测、出口报关、出口退税、融资服务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记者从东疆综保区获悉,近日,一列搭载着二手车的中欧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顺利发车。此趟班列的发运标志着全市首单“二手车出口+保税+中欧班列”创新业务落地。这也是中欧班列(天津)服务本市汽车大流通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我国北方最大二手车出口聚集地的一次创新尝试。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020442371089263&wfr=spider&for=pc

12、博研咨询: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是指在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采取冷链物流技术,保护农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度和健康安全的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服务行业。

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37.3亿元,较2017年增长了20.2%。2019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较2018年有所增长,预计达到1744.2亿元,增长13.5%。

从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也将迎来较快发展。在未来几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未来五年内,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左右,增长率约为13.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223570418607873&wfr=spider&for=pc

13【江苏】抢抓RCEP发展机遇,江苏外贸活力持续释放

2023年1至2月,南京海关和江苏省贸促会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68万份,同比增长121.49%,相关企业享受RCEP其他成员国关税减让超7571.29万元人民币;江苏企业享惠进口RCEP货值20.94亿元人民币,享受关税优惠4771.91万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4.59%和161.12%。

南京海关关税处处长周玉生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引导产业集群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优化延伸,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0F33AJ205346RC6.html

14、【苏州】中欧班列“铁路快通”专列鸣笛首发

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3月17日,随着满载100标箱货物的X8402次列车从铁路上海货运中心苏州西站鸣笛启程,这班列车在经满洲里口岸站出境后预计15天左右到达欧洲。据悉,此趟专列主要搭载苏州及周边地区企业生产的电动工具、园艺设备等货物。是继“铁路快通”业务模式在苏州落地后,苏州首趟整列采用该模式办理的国际货运列车。

http://njcb.xhby.net/pc/con/202303/20/content_1175526.html

15、【苏州】高贸区助力苏州跨境电商发展按下加速键

跨境电商已成为苏州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始终致力于做优跨境电商营商环境,搭建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自2013年12月发出江苏省第一单跨境电商货物开始,高贸区坚持敢为人先、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以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为主要抓手,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截至目前,区域已建立近10万平米高标准、高规格的仓储设施,形成全流程跨境电商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体系,有力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

http://www.sipac.gov.cn/szgyyq/jsdt/202303/ccf95712e0374bca87eff327cace0ad5.shtml

 

1、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申报工作启动

交通运输部官微  时间:2023-03-21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对方案编制和项目遴选提出要求,进一步做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加快建设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总体要求

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关键节点,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拓展重点区域覆盖面,引导跨区域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协同联动,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工作重点

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扩面提质,与首批支持城市连线成网、互相促进,分布更加平衡合理。

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条主轴和西部陆海走廊、大陆桥走廊、沿边通道及其辐射范围,拓展枢纽辐射空间和跨区域交通资源配置能力,加强对尚未覆盖区域的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南北互动、东西交融。

鼓励产业关联度高、货运物流一体化运行需要明显、通道连接紧密的城市依托国家规划确定的城市群跨省联合申报,注重发挥城市各自比较优势、形成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建设合力。

高质量编制实施方案

准确把握城市在国家战略全局、区域发展格局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定位,统筹谋划中长期发展,科学确定枢纽的货运总体功能,合理提出年度目标任务和绩效目标。制定的实施方案既要符合客观条件,也要体现先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

严格做好项目遴选工作按照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技术指引(暂行)要求遴选项目,增强重点项目合规性和对目标任务、绩效目标的支撑性。注重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国际邮政快递处理中心融合联动、有效衔接,完善多式联运功能、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2、交通运输部:2022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和2023年市场展望

交通运输部网站   时间:2023-03-21

一、2022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

2022年,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带动我国水路运输市场整体稳定向好发展,不同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特点。

(一)国内沿海航运市场总体平稳。

1.干散货运输市场: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运价波动下行。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拥有沿海省际万吨以上干散货船2427艘、7982.4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加6.5%。

2022年,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行情总体平稳。春节前后,暖冬气温偏高,工业和居民用电量均低于预期水平,运输市场供需两弱,运价低位震荡。2月下旬开始,国内一系列稳价保供政策出台,煤炭供给趋于稳定,煤炭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运价出现短期跳涨,但随着国际能源价格快速上涨,沿海散货需求回落,市场运价在3—4月重回下行通道。5月份开始,运输需求逐步回升,随着夏季到来,超高温天气一度拉升民用电需求,但在保供稳价政策下,长协保供协议扎实落地,下游煤炭库存长期保持在较好区间,沿海运价8月份后总体较为平缓。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全年平均值为1124.52点,较去年下跌13.5%。全年指数最高值为3月18日的1254.16点,较去年高点回落22.7%。

2.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运输需求总体平稳,运力供给相对稳定。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拥有沿海省际运输油船1194艘、1142.2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2.5%。

原油运输方面,国内二程中转原油上半年特别是三月起受国际油价暴涨、新冠疫情和炼油厂传统检修季等因素影响,运输需求减弱,下半年随着油价企稳、炼厂总体负荷逐步回升,运输需求陆续恢复,全年运输量有所增加;海洋油在油田产量提升的拉动下,全年运输量有所增加;管道油因航线、用户单一,运输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年沿海省际原油运输量完成9100万吨,同比增长18.2%。成品油运输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成品油社会库存上涨,运输市场需求整体偏弱;下半年受传统消费旺季及国际原油价格宽幅走高影响,市场活跃度提升,运输需求企稳回升。全年沿海成品油运量完成约8500万吨,同比增长约4.9%。总体上,2022年,沿海省际原油运输市场平稳,成品油运价先抑后扬。沿海省际原油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578点,同比上涨2.3%;沿海成品油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058点,同比上涨0.4%。

截至2022年底,沿海省际化学品船(含油品、化学品两用船)287艘、139.9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8.5%。由于我国化工品生产和消费仍处于稳健增长期,沿海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水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年沿海省际化学品运输量约4000万吨,同比增长约9.6%。沿海省际化学品船运价整体稳定,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部分航线运价略有上涨。

截至2022年底,沿海省际液化气船共80艘、28.8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8.2%。液化气船运输需求总体保持稳定,全年完成沿海液化气运量528万吨,同比增长0.06%。沿海省际液化气船运输价格水平回升,供需关系总体平衡。

3.集装箱运输市场:运力小幅提升,运价同比上涨。

截至2022年底,沿海省际运输700TEU以上集装箱船共计350艘、箱位数83.0万TEU,箱位数同比增长5.4%。受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运价高位回落影响,部分内外兼营船舶由国际市场转移至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供给相对充足。全年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总体震荡下行,上半年国内市场延续高涨需求,市场运价保持强劲态势,下半年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影响,沿海集装箱市场运价回落,由于年末我国防疫政策出现优化调整,12月份沿海集装箱运价回暖。2022年,新华·泛亚航运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661点,同比增长13.1%。

4.旅客运输市场:水路客运有待恢复。

截至2022年底,渤海湾省际客滚船舶共22艘、32961客位、3156车位,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船舶共57艘、51612客位、2778车位。

2022年,渤海湾省际客滚运输完成旅客和车辆运输量212万人次、114万台次,同比分别下降20.5%和增长12.9%;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完成旅客和车辆运输量1187万人次、372万台次,同比分别下降6.3%和1.3%。

(二)内河航运市场:货运量稳中有升,客运量有待恢复。

2022年,内河水路运输需求总体较为稳定,增速有所放缓。从细分市场看,干散货运输市场平稳增长,船舶运力仍供大于求,全年运价总体低位运行;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超过六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相对稳定;省际客运市场受疫情影响严重,省际旅游客船大部分时间停航,仅三季度有所恢复。

2022年,长江水系省市完成水路货运量61.7亿吨,同比增长4.5%;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35.9亿吨,同比增长1.7%;三峡枢纽通过量1.6亿吨,同比增长6.1%。全年,长江干散货运价指数均值728.4点,同比下降4.1%;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1012.1点,同比上升1.9%。

2022年,珠江水系完成水路货运量13.90亿吨,同比下降4.8%;长洲枢纽过闸货运量1.55亿吨,同比增长2.0%。全年,珠江航运散货运价指数均值为1023点,同比下降3.2%;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为894点,同比增长1.3%。

(三)海峡两岸间航运市场基本稳定。

2022年,两岸间海上直航完成货运量4723万吨,同比下降9.9%。散杂货、液体化学品、液化气运量分别为1478万吨、360万吨、7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2.6%、下降18.4%、增长8.2%。集装箱运量完成229.8万标准箱,同比下降4.8%。2022年两岸间客运仍暂停运营。

(四)国际航运市场:受疫情影响明显,市场波动剧烈。

1.干散货运输:需求转弱,运力过剩,运价下滑。

2022年,受俄乌冲突、疫情反复、通胀压力攀升等因素影响,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海运需求总体疲软。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干散货海运量下降2.7%,增速为2010年以来最低。运力增速进一步放缓,截至2022年底,全球干散货船舶运力9.72亿载重吨,较2021年增长2.8%;由于境外港口拥堵状况改善,且需求增速低于运力增速,干散货运力总体过剩,运价大幅下滑。

2022年,远东干散货(FDI)综合指数平均值为1522点,同比下滑21.5%,运价指数1362.95点,同比下降7.3%,租金指数1760.69点,同比下降33.4%;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平均值为1934点,同比下滑34.3%。

2.原油市场:运输需求改善,运价底部反弹。

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2年全球原油海运量约19.53亿吨,同比上升5.1%。运力方面,2022年底全球油轮(万吨以上)共5574艘、6.34亿载重吨,较年初增长3.5%;其中,VLCC为2.73亿载重吨,较年初增长4.3%。俄乌冲突导致石油贸易流向改变,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巴西和西非至欧洲的原油运输里程增加,同时苏伊士和阿芙拉型船的运价上涨也带来VLCC市场需求上涨;随着全球石油供应风险的增加,同时受部分国家控制油价上涨以抗通胀有关政策影响,VLCC油轮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东向需求大幅受益。2022年原油现货运输市场运价上涨明显并创两年以来新高。

2022年,中国进口原油运价指数(CTFI)年平均值为1132点,同比上涨93.6%。沙特拉斯坦努拉至中国宁波(CT1)航线运价年平均12.66美元/吨,同比上涨96.8%。

3.集装箱市场:需求逐步回落,运价由高位运行到逐步恢复常态。

据第三方机构2022年12月统计,全球集装箱船舶达到5690艘、2591万TEU,运力规模同比增长4.15%。在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总体下滑、有效运力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下,2022年国际集装箱运价从高位持续回落。一季度,因境外港口拥堵和补库存需求,市场运价保持强劲态势,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一季度均值为3444.33点,同比上涨75.6%,在2月11日达3587.91点,创下历史新高。此后随着境外港口拥堵缓解,有效运力持续释放,运价震荡下行。从三季度开始,欧美主干航线进口需求疲软,同时境外港口拥堵持续缓解,运价开始加速下行。

2022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年平均值为2792.14点,同比上涨6.8%。

4.国际邮轮:因疫情影响,2022年进出我国境内港口的邮轮运输继续暂停。

二、2023年航运市场展望

(一)国内航运市场。

1.沿海干散货不确定性增多,预计运价波动进一步放大。

2023年,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多。预计沿海煤炭运输市场整体船货较为平衡,随着“双碳”政策逐步推进,船舶更新换代可能提速,新老船舶能耗差异显现,对运价接受程度也逐渐异化,运价波动幅度将有所放大。

2.沿海原油运输需求和运价水平有望企稳,成品油运输市场需求复苏势头明显。

2023年,原油市场外部不确定性继续增强,预计油价维持高位运行,主营炼厂开工积极性较高,沿海原油运输市场稳中向好,供需总体保持平衡、运价稳定。成品油运输方面,由于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民众出行需求加速释放,汽油、煤油需求呈现稳步回暖态势,运价随供需情况预计有所上升。

3.沿海化学品和液化气运输需求持续增长,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3年,在沿海炼化新增项目投产带动下,散装液体化学品、液化气运输需求预计持续增加,但随着国内化工产业链布局日趋合理,区域内航线明显增加,使得船舶整体运距呈现缩短趋势,后续随着新增运力逐步投放市场,市场供需有望保持动态平衡,运力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运价保持基本稳定或总体需求带动运价温和上涨。

4.沿海集装箱运价将有所回落。

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增长,“散改集”“陆转水”持续推进和多式联运的发展,预计沿海集装箱运输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与国际市场的需求放缓形成对比。预计2023年国际市场对于国内沿海集装箱运输的外溢作用有所降低,部分运力从国际市场回归国内沿海市场,沿海集装箱船舶运力供给总体有所增长,运价将有所回落。

5.内河运输市场预计继续保持稳定运行。

2023年,长江、珠江等内河水路运输预计恢复性增长,随着国内经济总体回升,对煤炭、矿石、建材等大宗商品运输需求构成稳定支撑;同时,生产和消费的逐步恢复,预计将进一步提振集装箱运输需求。长江干线旅游客运有望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二)两岸航运市场。

2023年,预计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散杂货、散货液体危险品运输量基本持平。

(三)国际航运市场。

1.干散货运输市场需求低速增长,运价或低位震荡。

2023年,预计全球干散货海运量低速增长。其中,铁矿石海运量相对稳定,煤炭和粮食海运量增速有所上升。运力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但境外港口拥堵可能进一步改善,市场总体运力过剩,市场行情谨慎乐观。通胀压力、地缘政治风险、疫情等仍会对全球经济带来下行风险,市场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2.油轮运输需求继续回暖,外部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运价波动加剧。

2023年,全球油轮运输需求继续反弹,运力订单及交付状况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运力过剩程度较2022年进一步下降3个百分点,预计市场运价平均水平好于2022年。同时,全球经济放缓、“欧佩克+”减产政策、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国际环保新规等,都将给油轮运输市场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3.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上将呈现降幅趋缓。

在世界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和地缘政治影响下,预计2023年集装箱运输市场供需基本面转弱,市场运价面临下行压力。综合多家机构预测,运力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供过于求的态势相对明显,2023年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可能呈现下降,但降幅趋缓。

4.国际邮轮:适时开展国际邮轮运输试点复航。

(本报告由上海航运交易所、中国船东协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撑)

3、交通运输部: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运输需求总体平稳,运力供给相对稳定

中国经济网  时间:2023-03-21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殷俊红)交通运输部网站21日发布2022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和2023年市场展望。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拥有沿海省际运输油船1194艘、1142.2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2.5%。

原油运输方面,国内二程中转原油上半年特别是三月起受国际油价暴涨、新冠疫情和炼油厂传统检修季等因素影响,运输需求减弱,下半年随着油价企稳、炼厂总体负荷逐步回升,运输需求陆续恢复,全年运输量有所增加;海洋油在油田产量提升的拉动下,全年运输量有所增加;管道油因航线、用户单一,运输量总体保持稳定。全年沿海省际原油运输量完成9100万吨,同比增长18.2%。成品油运输方面,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成品油社会库存上涨,运输市场需求整体偏弱;下半年受传统消费旺季及国际原油价格宽幅走高影响,市场活跃度提升,运输需求企稳回升。全年沿海成品油运量完成约8500万吨,同比增长约4.9%。总体上,2022年,沿海省际原油运输市场平稳,成品油运价先抑后扬。沿海省际原油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578点,同比上涨2.3%;沿海成品油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058点,同比上涨0.4%。

截至2022年底,沿海省际化学品船(含油品、化学品两用船)287艘、139.9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8.5%。由于我国化工品生产和消费仍处于稳健增长期,沿海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水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全年沿海省际化学品运输量约4000万吨,同比增长约9.6%。沿海省际化学品船运价整体稳定,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部分航线运价略有上涨。

截至2022年底,沿海省际液化气船共80艘、28.8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8.2%。液化气船运输需求总体保持稳定,全年完成沿海液化气运量528万吨,同比增长0.06%。沿海省际液化气船运输价格水平回升,供需关系总体平衡。

(责任编辑:刘朋)

4、海关总署:畅通进出口物流 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经济观察网  时间:2023-03-20

经济观察网讯 3月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守国门、促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关力量”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表示,畅通进出口物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口岸、智能边境,通过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俞建华介绍,2022年海关总署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为1300多条具体举措。目前,海关总署正在对23项措施进行评估,能够保留的都将保留,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同时,还要研究新的政策举措。

新的政策举措主要有四个方面考虑:

一是畅通进出口物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支持建设智慧口岸、智能边境,通过科技手段提速增效,促进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化。

二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企业提供通关“一站式”服务。

三是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用好用足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降低进出口环节成本。

四是支持新业态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做到精准监管、快速通关。支持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

据了解,海关总署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继续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走进机场码头,直面企业需求,和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破难题、解新题,全力以赴促进外贸促稳提质。

编辑:王俊勇

5、海关总署回应外贸经济热点:竞争优势依然明显 平稳开局势头有望持续

中国网财经  时间:2023-03-21

国新办3月20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研判今年外贸形势指出,比较来看,我国竞争优势依然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对今年我国外贸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充满信心。

针对“在港口的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一事,俞建华表示,这里面有前一个时期新集装箱投放量过大、国内堆存成本较低、国外疫情缓解后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节性规律作用。大量空箱在我国港口蓄势待发,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际市场依然看好我国下一阶段的出口能力。

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势头有望保持下去

“海关在密切监测3月以来的外贸发展形势。我们的整体看法是,开局平稳,趋势向好。”俞建华表示。

从规模上看,前两个月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增长0.9%,比预期要好。从构成上看,疫情期间我国率先复工复产,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抬高了外贸基数。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增长超过10%。从趋势上看,按周监测,2月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环比增长超过15%。

不过,当前外贸确实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需减弱最受关注。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对全球贸易构成了持续冲击。世贸组织近期预测,今年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疲软,预计全年仅增长1%。除此之外,一些国家强推“脱钩断链”,地缘政治风险,最近西方一些国家金融市场的波动等对全球贸易环境产生冲击,也是我国外贸促稳提质的外部挑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积极乐观的一面。”俞建华说,前两个月,在经营主体方面有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家,说明大家的信心在积聚、恢复。在订单方面,根据监测,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企业比重连续提升。在新动能方面,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六成。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8%。在贸易多元化方面,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超过10%,对RCEP其他成员合计进出口增长超过3%。

针对“在港口的集装箱空箱数量增加”一事,俞建华表示,这里面有前一个时期新集装箱投放量过大、国内堆存成本较低、国外疫情缓解后空箱短期大量回流的原因,也有季节性规律作用。

“大量空箱在我国港口蓄势待发,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国际市场依然看好我们下一阶段的出口能力。从海关最新数据看,2月下旬以来,出口用箱量在持续增长。”俞建华说。

他表示,综合起来看,外贸形势还是严峻复杂的,但也蕴含了不少机遇,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比较来看,我国竞争优势依然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整体好转,外贸前两个月平稳开局的势头有望保持下去。因此,我们对今年我国外贸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充满信心。

针对企业痛点难点,研究新的政策举措

外贸形势发展,经营主体是关键。去年,海关出台多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助企纾困降成本措施,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保畅通上,与一些贸易大国相比,我国货物进出口总体上不仅没有因疫情受阻,而且通关更加快捷、更加便利。2022年12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压缩67%和92%。

在降成本上,支持企业享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仅去年就为外贸企业减税、退税2850亿元。

在优服务上,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创新大宗商品“先放后检”,农食产品“绿色通道”等监管模式,将87种商品编码调出法检目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俞建华介绍,海关总署正在对此前出台的23项措施进行评估,能够保留的都将保留,确保政策的延续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针对现在企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还要研究新的政策举措。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包括畅通进出口物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支持新业态发展等。

优设施搭平台促联通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口岸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广大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一段时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过去一段时间来,海关在各方面密切配合下,就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口岸通关的时间更短了、通关的成本更低了、通关的手续更便捷了。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永远在路上。”海关总署办公厅主任赵增连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出新的有力举措,概括起来可以用15个字表述:优设施、搭平台、促联通、强合作、提效能。

一是优化口岸设施。海关正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重要边境口岸的扩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边境口岸通关能力。正在指导海南省落实自由贸易港口岸布局方案,加快自贸港口岸建设,为下一步如期封关运行提供口岸设施保障。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优化“通关+物流”“外贸+金融”相关服务,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全流程信息查询、出口信用保险办理、跨境结算融资等服务。

三是促进内外联通。积极推动陆路边境口岸复通。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跨境班列发展,支持各地“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

四是强化国际合作。大力推动“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国际合作,协调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稳妥推进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一窗口”合作,推动跨境贸易相关单证交换共享。

五是提高通关效能。在前期评估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组合港”等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公布口岸通关流程和主要环节作业时限,将通关时间稳固在合理区间内,给广大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通关预期。

持续完善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措施

跨境电商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几年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数据显示,新时代十年,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过去五年,从2018年进出口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人民币,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

据悉,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已经覆盖31个省市区。

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介绍,跨境电商有别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和贸易特点,它呈现出碎片化、海量化、信息化的特点。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的进口清单数量是同期货物报关单数量的56倍,每单平均价值不足货物报关单的万分之三。“在监管过程中,我们查获了枪爆物品、毒品、管制类精神药物、侵犯知识产权物品、“异宠”等违禁品。应该说,这些新情况都对海关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

他表示,下一阶段,海关将继续坚持“创新、包容、审慎、协同”的监管理念,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主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在强监管上“下功夫”。运用智能化的验核手段,通过对报关单证的真实性验核,防范跨境电商走私行为;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协作,把风险防范关口前移,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海关监管风险;广泛开展商品条码应用,加强对商品溯源管理,让消费者安心放心;持续关注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另一方面要在优服务上“出实招”。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电子缴税,便利企业线上办理;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用”,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强化数据分析服务,为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预期引导;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持续完善进出口退货措施,解决企业和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严格防范“异宠”等外来物种入侵

当前,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养“异宠”,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异宠”写入其中。什么是“异宠”,又会带来哪些危害?

对此,赵增连表示,之所以称为“异宠”,主要是有别于传统的猫、狗等传统伴侣动物的一些特殊动物。说它特殊,主要是有一些已经令我们曾经为之动容的小动物竟然成了宠物,比如蛇、蜥蜴、角蛙等,这些“异宠”长相奇特、色彩斑斓、与众不同。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异宠’,这就反映出‘异宠’已经不是简单的生活宠物,而是另有隐忧。”赵增连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这些“异宠”多是外来物种,它威胁生物的多样性。一些“异宠”一旦发生逃逸或被遗弃到自然界,在没有天敌的情形下会迅速繁殖扩散,威胁到本土生态系统。二是威胁农林牧渔生产安全。一些“异宠”一旦到了自然界,往往会对本土物种形成巨大威胁,甚至会导致本土生物种群急剧下降。三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一些“异宠”有攻击性,如网上看到的火蝾螈、野蛮收获蚁,有的“异宠”甚至有剧毒,比如巨人蜈蚣、箭毒蛙,还有的“异宠”携带多种病菌,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对此,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防范“异宠”等外来物种入侵。一是加强口岸检查,海关利用X光机、CT机等技术手段来防范“异宠”随邮件入境。二是开展专项行动,坚决打掉非法引进“异宠”等外来物种的犯罪团伙。三是强化联防联控。对内加强部门合作,形成执法合力;对外加强源头管控,压实境外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四是营造社会共治氛围,没有人购买,就不会有人售卖。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对寄递企业、进境旅客宣传教育,千方百计强化民众生物安全意识。

6、商务部联合16部门出台政策文件 支持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时间:2023-03-21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联合中央编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16部门印发《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边(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也是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知》提出,将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于一体的高水平沿边开放平台。

《通知》明确了5类15方面政策举措。一是完善功能布局,包括研究推动新设和扩区调区、加强与口岸及相关开放平台联动等。二是拓展国际合作,包括畅通跨境物流和资金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支持地方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等。三是支持产业创新发展,包括做强做优边境贸易、延伸完善沿边特色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前瞻布局中高端产业和新兴业态等。四是优化要素供给,包括统筹各类财政资源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用地和用能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五是完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优化管理体制等。

7、多地出台政策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人民网  时间:2023-03-20

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交通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础。

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是促进农村消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补齐农村物流发展短板”“打造经营规范、集约高效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双向物流服务通道升级扩容、提质增效。”

近日,多地出台政策持续推进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助力“快递进村”与“农产品进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吉林省辽源市印发《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要建设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实现县级快递集散分拨中心全覆盖,加强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推进城市快递末端网点建设,提升快递基础设施及信息网络建设水平。

辽源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规划》各项措施落实落地,不断发挥邮政快递联系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的重要作用,有力推进全市邮政业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山东印发《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强调要健全现代物流网,加强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线、专用码头、内陆港、仓储配送中心等建设,提升干线接卸、前置仓储、分拣配送能力。加快县级快递园区、乡镇快递共配中心和村级快递服务站建设,建设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

“随着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后,地道的农村味道便轻松地端上了城市饭桌。”山东省聊城高唐县杨屯镇村民卢凤杰在2018年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带动附近农户新建蔬菜大棚,带动农户发家致富。农村电商物流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事业带来了强力支撑。

山东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抓住《行动计划》出台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鲁西地区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快递服务菏泽牡丹、滨州冬枣、聊城香瓜等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更好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随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任务名单公示》,其中也提到了临沂市临港智慧多式联运物流园项目建设、德州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项目等多个物流项目建设。

近日,广东发布《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同样把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等邮政业发展内容被纳入其中。

《决定》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和村内道路建设,建设县镇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要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推进电商物流服务联通,加强乡镇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加工物流中心建设,促进农货出乡出山出海。

广东省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巩固快递进村成果,重点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等设施建设,有力服务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健全完善高效的快递进村网络体系是快递进村进得去、站得住的基础,是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今,随着多地发布的建设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政策,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蓝图已绘就,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将会得到彻底解决。

8、多式联运驶入发展快车道

经济日报  时间:2023-03-23

近日,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提升设施联通水平、提升联运畅通水平等4个方面共13项任务,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当前,以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多式联运已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铁水联运势头良好

多式联运是指将公路、铁路、航运、管道等运输方式中的两种或以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协调、转换和衔接等方式,形成高效、便捷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满足货物运输的需要。这种运输方式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铁水联运是多式联运中的重要一种。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和水路均有运量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的特点,也分别拥有自己的优势。铁水联运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进一步发挥水路、铁路运输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推动沿海和内河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等运输高质量发展。

正因如此,铁水联运是各地在开展多式联运中优先发展的种类,为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交通流量产生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2017年开通的“渝桂新”(重庆—广西钦州—新加坡)海铁联运班列为例,其将内陆城市与沿海地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成为推动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力量。几年来,沿线城市交通物流行业实现高速发展,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从数据看,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数量持续攀升,年增速全国领跑,从2017年的178列增加到2022年的8800列,增长48倍。盘活了西部地区交通与物流产业的存量资源,带动了物流和贸易的增量市场。

在全国范围内,类似“渝桂新”海铁联运班列的成功实践并不少见。经过努力,我国“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明显,运输结构持续优化。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等17个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为铁路和水路。2022年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875万标箱,同比增长16%。

为进一步巩固铁水联运的良好势头,此次印发的《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强化一体衔接、强化组织协同、强化创新发展、强化统筹协调4个方面的具体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加强港口与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衔接,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设施建设,优化联运组织方式,拓展港口航线和运输服务辐射范围,鼓励铁路、港口、航运等加强合作,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实现铁路水运行业的信息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等。这些任务将进一步提高铁水联运的效率和竞争力,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多式联运深度发展

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高大的岸桥和轨道吊在码头上运作,按照智能指令精准地抓取和放置集装箱,无人驾驶的智能导引车则按照智能算法规划的路线将集装箱运往目标位置。整个作业过程空无一人、井然有序。这个去年7月投入运行的全自动化码头是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江海铁多种运输方式在此集聚,为推动大湾区深度合作、一体化发展,共建内通外联的高水平产业链、物流链发挥积极作用。

不只是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江海联运、江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创新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介绍,多式联运已成为我国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物流业头号工程,也是物流产业迭代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即使在新冠疫情影响的3年间,多式联运也都实现了逆势增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重点领域深入推进。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聚焦煤炭、钢材、矿石等重点货类,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高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综合利用效率,2022年,全国完成铁路煤炭发送量27.3亿吨、同比增长3.8%。加快完善内河水运网络,大力推动江海直达、江海联运发展。

短板领域加速补齐。着力健全港区、园区集疏运体系。推动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指导各主要港口在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同步建设进港铁路,配足到发线、装卸线,提高港口大宗货物绿色集疏运比例。指导新建或迁建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

运输质效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前四批累计创建了116个项目,基本形成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商品车、冷链、危化品等专业化多式联运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在城市末端,大力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加快新能源车辆在城市物流中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先进模式。

转型发展前景可期

在近期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制定实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重点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调整结构,推动清洁低碳发展。

《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据测算,多式联运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约0.9个百分点,节约成本支出1000亿元左右。从这个角度看,多式联运和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阶段,多式联运的发展亮点集中在硬联通和物流量的增长上,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低,要素短缺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改变,多式联运还存在机制不协同、运输组织效率不高、联运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部分场站能力饱和与利用率不足的分化现象、内陆港资源短缺无法与沿海港口有效协同、大量物流园区缺乏综合货运和多式联运服务能力等短板弱项,制约了多式联运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作出了部署、指明了方向。”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政策引导、市场驱动,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的原则,以发展多式联运为突破口,加快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促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推进运输服务规则衔接,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不断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新成效。

9、打造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水运报  时间:2023-03-2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规划》指出,现代物流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新要求

水运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构成,不仅承担着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承担着支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时代要求。

 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现代水运物流体系,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战略支撑引领,强化港口战略支点和航道内引外联作用,提升水运综合服务能级,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统筹融合发展,优化水运设施网络,加强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统筹谋划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构建、技术装备升级、业态模式创新,着力提升水运物流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三是要进一步推进智慧绿色发展,加强数字化科技赋能,加快推进智慧港口、智能航运等建设,积极发展水运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强化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推进打造绿色水运,着力推进水运物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四是要进一步强化供应链安全韧性,强化规划统筹,深度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增强水运物流供应链弹性和系统韧性,提升水运对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安全保障能力。

 新融合

 按照《规划》的总体部署,强化创新驱动,以统筹融合、优化布局、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第一,注重统筹融合,着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以统筹融合为导向,着力联网补链强链,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外联通的现代水运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完善水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大通道扩能升级,稳步推进运河连通工程,推进高等级航道建设。二是以国际枢纽海港、主要港口为重点,着力强基优能,打造高能级港口枢纽。三是强化重要枢纽性港区及其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高效衔接,推进水陆联运、水水中转高效衔接。四是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深入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推动枢纽功能对接、联动发展。五是推进装备技术升级改造,加快建设与装备协同的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二,聚焦经济高效,着力提升水运物流质量效率。围绕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优化水路运输组织,丰富产品供给,促进全链条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一是强化多式联运组织能力,大力发展全程物流、供应链物流。二是优化集装箱、原油、铁矿石、LNG、粮食等专业化海运系统,积极发展冷链、汽车、化工、应急等专业物流,提升水路运输专业化水平。三是打造“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单一窗口”功能覆盖海运贸易全链条,大力发展枢纽平台经济。四是推动港口向物流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组织中心转变,推进构建以港口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五是加强港口、无水港等与腹地生产、流通、贸易等大型企业的无缝对接,密切通道经济联系。六是适度超前布局港航公共设施,提升水运设施对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安全保障能力。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进水运智慧化发展。强化数字化科技赋能,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线,加快水运数字化转型和新动能培育,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一是加快水运数字化转型,建设水运数字基础设施,推动设施设备网联化、数字化。二是借力“新基建”,推进5G、大数据、AI、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发展智慧港口、数字航道、智能航运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新一代自动化码头、堆场建设改造。三是加强新技术、新能源、新装备创新应用,推进自动导引车、智能穿梭车、绿色载运工具、智能装卸机械等的应用,推进船舶装备技术升级,推进江(河)海直达船型研发和推广应用。四是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前瞻研究布局“AI+”“数智+”新一代智慧水运系统,研究制定水运“智慧大脑”相关标准规范。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以智能计算、数据赋能、知识推理等智慧场景应用为重点的示范工程,引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

新发展

第四,强化底线思维,着力打造绿色安全水运。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与生态修复,推进生态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建设;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船舶能源体系,促进岸电设施常态化使用。深入推进中长距离大宗散货“公转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水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完善水运安全体系。提升设施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水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重要数据资源安全保障;建立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水运安全发展水平;将平安中国建设要求有机融入到水运发展中,建设平安港口、平安航道。

 第五,突出开放融合,着力提升水运国际竞争力。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提高海陆双向开放水平,着力培育国际航运竞争优势,更好服务高水平开放、“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国际枢纽港能级,加密国际海运航线,拓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综合服务,提升港航服务国际化水平。二是构建海外节点、通道和物流网络体系,完善全球海运服务网络,提高海运全球连接度,提升全球港航资源配置能力。三是优化海运船队规模结构,提升船舶装备技术水平,提高海运船队国际竞争力。四是深化港航海事国际合作,推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运法规、政策、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深入参与海事领域全球管理,提升在世界主要海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六,注重规范高效,着力建立现代水运治理体系。以“科学规范、协同高效”为导向,着力推进水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深化水运事权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健全水运市场治理规制。二是强化法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水运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三是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政务信息开放共享,创新“通关+物流”服务。四是推进多式联运标准对接,加强多式联运装载单元、转运设施、集装箱运输作业等标准制定。五是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作者系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0、耐克中国物流中心转型升级 “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启动

观点网   时间:2023-03-22

观点网讯:3月21日,耐克中国零碳智慧物流园启动仪式在江苏太仓市的耐克中国物流中心举行。耐克宣布耐克中国物流中心风力发电项目及全自动无人立体仓项目正式启用,物流园区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时仓储系统实现高度智能化。

两大重要项目的建成,标志着耐克中国物流中心的全面转型升级,成为中国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本次分布式风力发电项目,由耐克与“零碳技术伙伴”远景科技集团携手打造。随着项目启用,耐克中国物流中心70%的能源直接来自于物流园内的分布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和储能,并且基于智能物联操作系统的优化,30%的能源进入电网循环,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覆盖。

耐克全自动无人立体仓”占地约12,000平方米,高44米,是亚洲单体存储量最大的全自动无人立体仓库。该无人仓存储货仓位100万个,可容纳700-1200万件货品,单位面积储位数量是传统货架的5倍,同时在数字化全自动存取支持下,无人仓最高每小时可处理2万件消费者订单。

耐克正在加大中国市场投入,构建一套更为智能、灵活、高效和可持续的供应链系统,进一步提升物流和运营效率。耐克全球副总裁、耐克大中华区总经理董炜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绿色发展、数字化是耐克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方向。零碳智慧物流园的启用,是耐克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1、提升企业综合“出海”能力 打造二手车出口“海外仓”

滨城时报  时间:2023-03-22

2022年,东疆二手车出口业务量同比增长约16倍,已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发挥“综保区+中欧班列”的功能叠加优势,提升班列国际物流大通道对汽车产业集聚的服务带动效能;同时,通过“保税+二手车出口”的发运模式,完善物流运输通道,打通二手车车务、整备检测、出口报关、出口退税、融资服务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记者从东疆综保区获悉,近日,一列搭载着二手车的中欧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顺利发车。此趟班列的发运标志着全市首单“二手车出口+保税+中欧班列”创新业务落地。这也是中欧班列(天津)服务本市汽车大流通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我国北方最大二手车出口聚集地的一次创新尝试。

二手车出口业务大幅增长

目前,东疆积极搭建二手车出口与汽车租赁、出行、网络货运、海外贸易商等上下游对接渠道,扩大二手车出口企业“朋友圈”。同时,东疆会同海关部门优化汽车贸易口岸服务环境,丰富中欧班列和滚装、集装箱海运运输通道,搭建银企服务平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二手车出口企业综合“出海”能力。此外,东疆依托汽车专业化服务园区,提供车辆过户及转移待出口、整备、检测、新能源车仓储及充电等二手车出口口岸配套服务。2022年,东疆二手车出口业务量同比增长约16倍,已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成为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东疆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二手车出口+保税+中欧班列”模式打通,是进一步畅通东疆口岸运输服务环境,打造二手车出口“海外仓”的有力举措。今后,东疆将继续发挥“综保区+中欧班列”的功能叠加优势,提升班列国际物流大通道对汽车产业集聚的服务带动效能;同时,通过“保税+二手车出口”的发运模式,完善物流运输通道,打通二手车车务、整备检测、出口报关、出口退税、融资服务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吸引天津及周边二手车在东疆口岸集结发运,力争打造我国北方最大二手车出口基地。

中欧班列赋能汽车产业发展

据介绍,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口岸,东疆综保区正在以“一口岸三中心”建设为目标,积极打造汽车大流通创新引领区,多维度赋能二手车出口业务集聚发展。中欧班列(天津)常态化开行以来,东疆综保区会同海关、商务等部门结合本地外贸企业需求,不断创新中欧班列发运模式,争取增加发运频次、拓宽发运口岸和线路,赋能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以中欧班列的稳定运行为我市打造国际化对外开放通道打开新局面。目前,汽车及零配件为中欧班列(天津)主要发运货品之一,2022年全年实现10余列从东疆发运。

12、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博研咨询  时间:2023-03-24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是指在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采取冷链物流技术,保护农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度和健康安全的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服务行业。

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37.3亿元,较2017年增长了20.2%。2019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较2018年有所增长,预计达到1744.2亿元,增长13.5%。

从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也将迎来较快发展。在未来几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未来五年内,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左右,增长率约为13.8%。

除此之外,随着政府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支持,以及社会对农产品新鲜度、健康安全的要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政府将会加强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安全质量的提高,以及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和储存期限,进一步改善农产品的运输及储存环境,从而实现农产品新鲜度、健康安全的保障。

总之,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可观的,未来五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增长率将达到13.8%左右,而政府的支持和市场需求也将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13、抢抓RCEP发展机遇,江苏外贸活力持续释放

新华社  时间:2023-03-22

常熟海关日前为威凯包装纸业(常熟)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总货值约6.5万美元的纸类产品签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证书,这两批出口东南亚的货物可享进口国关税减免1万多元人民币。

威凯包装纸业(常熟)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叶春夏说:“公司生产和销售工程材料、快速消费品材料及工业包装,产品主要面向中国和亚太市场。今年以来,企业利用RCEP原产地证书开拓东南亚市场,前两个月签证量远超去年同期。”

RCEP落地生效以来,江苏外贸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南京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江苏RCEP签证出口货值7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66%,居全国前列。

江苏明德玩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拼图地垫、体操垫、瑜伽垫等产品在欧洲多地热销。近日,如皋海关为该公司一批货值逾30万元人民币的出口瑜伽垫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货物可享进口国关税减免超2000元人民币。

“RCEP关税优惠政策增强了产品竞争优势,今年我们已申领30多份RCEP原产地证书,出口到RCEP成员国的总货值同比增长12.5%。”江苏明德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吴骏说。

随着RCEP的高水平实施,部分企业实现双向享惠。近日,苏州住立精工有限公司一批经过电镀加工的精炼铜带出口日本,货值36.5万美元,凭借RCEP原产地证书,企业在日本报关时享惠24.77万日元。就在前不久,该公司从日本进口的6批精炼铜带,凭借RCEP原产地证书享受国内关税和增值税优惠约1.7万元人民币。

苏州住立精工有限公司经理陆宗萍告诉记者,企业研发、生产半导体导线架,原料主要从日本进口,2022年RCEP生效至今,已享受国内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减免63.88万元人民币。同时,出口产品享受日本关税减免约420.49万日元,提高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RCEP生效还降低了区域贸易成本,助推外贸企业优化布局。琪优势化工(太仓)有限公司最近从日本进口的3100吨液体石蜡享受到158万元人民币的税款优惠。企业物流主管管惠琴介绍:“日本加入RCEP后,公司调整采购计划,逐年增加从日本的进口比例,现在日本采购量已占企业采购总额的77%。利用RCEP政策,企业自日本进口的液体石蜡关税税率从6%降为0,一年可节约成本1300万元人民币。”

2023年1至2月,南京海关和江苏省贸促会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68万份,同比增长121.49%,相关企业享受RCEP其他成员国关税减让超7571.29万元人民币;江苏企业享惠进口RCEP货值20.94亿元人民币,享受关税优惠4771.91万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4.59%和161.12%。

南京海关关税处处长周玉生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引导产业集群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优化延伸,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

14、苏州中欧班列“铁路快通”专列鸣笛首发

南京晨报  时间:2023-03-20

晨报讯(通讯员 张请请 石磊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陈彦)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3月17日,随着满载100标箱货物的X8402次列车从铁路上海货运中心苏州西站鸣笛启程,这班列车在经满洲里口岸站出境后预计15天左右到达欧洲。据悉,此趟专列主要搭载苏州及周边地区企业生产的电动工具、园艺设备等货物。是继“铁路快通”业务模式在苏州落地后,苏州首趟整列采用该模式办理的国际货运列车。

为做好该趟班列的开行组织,铁路上海货运中心与地方班列平台公司、海关等企业部门多次沟通,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强化计划申报、关区协调、运输组织等统筹协调,实行优先承运、优先配车、优先吊装、优先挂运,科学组织装车和运输组织。中欧班列“铁路快通”专列的开行,将会显著压缩货物在边境口岸办理转关手续的时间,对于提高通关效率、缓解口岸拥堵、降低国际物流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铁路上海货运中心将持续优化运输组织,提升班列运营品质,积极促进货运增运增收。通过中欧班列“铁路快通”专列的运营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15、高贸区助力苏州跨境电商发展按下加速键

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  时间:2023-03-21

跨境电商已成为苏州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始终致力于做优跨境电商营商环境,搭建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自2013年12月发出江苏省第一单跨境电商货物开始,高贸区坚持敢为人先、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以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为主要抓手,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截至目前,区域已建立近10万平米高标准、高规格的仓储设施,形成全流程跨境电商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体系,有力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

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6年正式设立,主要负责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营工作。该平台支持跨境电商进出口全业务模式,与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系统全部打通,构建了包含信息共享、统计监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控、金融服务和智能物流在内的六大体系。

今年,亚马逊云科技及亚马逊电商针对苏州的行业制造基地工厂出海提供出海赋能体系。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搭建苏州跨境电商全周期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基于亚马逊提供的出海赋能体系,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连同苏州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苏州工贸一体的客户提供“苏州品牌+亚马逊/第三方平台+独立站”跨境品牌出海服务,帮助苏州制造商、贸易商对接全球优质跨境电商服务生态资源,实现政府资源、产业资源和服务资源高效整合。

目前,物流中心已经推出多项针对苏州产业带的特色化出海服务体系,包括针对跨境标杆类企业的一站式服务、针对跨境引导类企业的协调赋能服务及针对出海培育类企业的培训沙龙服务等。

未来,高贸区将进一步整合区域性的产业链,扩大园区特色优势产品跨境出口,加快打造园区跨境电商知名品牌,为跨境电商提供更优质、全方位的服务及保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编辑 高贸宣



分享到: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物流平台

分享到:

0512-62586751
Copyright © 2011-2023 苏州得尔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07505443号-3